第一十三章 來自劍山的善意-《天道不歸一》
第(2/3)頁
對于下宗的弟子來說,這的確是筆不小的財富。有人羨慕,卻沒人嫉妒,因為那是拿命換來的。
修道問長生,如果命沒了,別的還有什么意義?
靈石晶石瓜分一空,山上山下平靜了許多。
修行生活一如既往,青木劍派的吐納之法,路遙只拿來印證自己的法門。
他在意的,目前有兩樣,行氣法門,還有乙木劍訣。
佩劍沒有了,路遙又去劍閣挑了一柄,還是青絲。
山下劍閣的劍,是制式劍器,青絲劍不少。
小說中,往往有一朝得道,一下登頂的橋段。
但在這里不是,至少路遙沒遇到。
經歷過生死,路遙的境界已經圓滿穩固,將要面臨的是下一個境界,琴心。
鳳初圓滿的人不少,不過絕大多數人會停留很久,去選擇攀登劍道。
之所以攀登劍道,就是要借劍道磨煉心神,穩固神魂。
心氣神三元合一,心和氣靜,神魂清明,一念通達,就能踏入琴心。
琴心境的由來,與道教的說法相似。
古琴五弦,面圓為陽,底平為陰。
宮商角徵羽合五行之數,音通五行之理。
古琴之音天地自然,豁達包容,清淡而微遠。
琴聲,心聲。欲入琴心,必先練心神。
劍山的劍道有五條,對應天地五行。每條劍道有三千劍階,寓意道法三千。
對路遙來說,很多地方需要印證,并沒有急于攀登劍道。
他對神魂的理解還很模糊,對神庭中紫色的線團也不了解。
經過靠山城一役,他也有資格進講經堂聽經。
講經堂內外兩重天,聽經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五六年過去了,路遙第一次見到下宗講經堂的陸長老。
“天地人,日月星。修行者,采咽陰陽,呼吸吐納之余,還需引星輝入神庭,洗練神魂。”
“神魂通,則念頭達。通達之日,就是入琴心之時。”
經過了幾個月,結合道教的記載,路遙終于弄明白了關于神魂的彎彎繞。
神魂有三,分別是天魂,地魂,還有人魂。
天魂藏靈為神魂本源,地魂知因果過往掌控人魂。
而人魂,又稱命魂,執掌七魄肉身。
古時有種說法,人死后,天魂歸天,地魂入地,命魂徘徊世間。
百會穴屬陽,陽中寓陰,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是百脈之宗,百脈之會。
修行者氣行周天,引星輝洗練神魂,能使神魂具形,誕生虛影。
神魂是修行的重中之重,根本中的根本。
凡人神魂,由于體質限制,又沒有修煉法門,神魂無法具形。
路遙如今,雖然感知到魂絲的存在,卻只是些看不見的波動。
道教的練魂之法溫和,比青木劍派高明了不少。
青木劍派的練魂法門,在星輝洗練之外,輔以了外力,倒是彌補了些不足。
但攀登劍道輔助煉魂比較兇厲,稍有不慎,便會神魂受創。
而神魂的創傷,無疑是最難恢復的。
所以,他人攀登劍道的時候,始終不見路遙的身影。
不是不去,而是時機未到。
修行不分日夜,吐納行氣,采咽陰陽,星輝煉魂,循環不息。
如果沒有奪天地造化的奇寶,想要短時間獲得長足的進步,想都不要想。
不過修行界有一種陰損的法子,或許可能出現那種情況。
那就是舍棄自己的肉身,鳩占鵲巢奪取他人。
不過那樣,自己就不是完全的自己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溆浦县|
商城县|
扶沟县|
奉化市|
日喀则市|
津市市|
左权县|
永丰县|
马龙县|
香港
|
正阳县|
隆化县|
漳浦县|
浏阳市|
廊坊市|
通河县|
定南县|
扎兰屯市|
泰宁县|
蓝山县|
临沂市|
永川市|
西昌市|
喜德县|
南川市|
湖口县|
凤台县|
东海县|
高淳县|
东城区|
曲水县|
抚州市|
天全县|
张家港市|
布尔津县|
宜良县|
永泰县|
安多县|
长治县|
宜州市|
侯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