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預言術的主導下,被林真希的精神渲染的元素粒子自發的分成了高活性和低活性兩種,然后開始以林真希的意志為核心,三三一組,聚合在一起。
最開始的時候,這些元素很不情愿壓縮自己的活動空間,抗拒的很厲害。而且這種事情還沒有辦法使用魔力去推動,因為這本身就是魔力層面的問題,只能靠著林真希自己的意志力去強硬的推動它們的融合。
從效果也能看出來,羅賽洛的預言術是一個很神奇的魔法,它同時具有了第二法則“等價交換”和第三法則“靈魂物質化”的特性,既需要魔力又需要精神力,這相當的矛盾,但一想到這個魔法能夠做到林真希從前根本做不到的事,這種不正常似乎也就變得正常起來。
為什么林真希以前沒辦法用魔法扭曲現實,可能就是因為她沒有一個結合了第二法則和第三法則的魔法。
而當林真希推動自己的魔力聚合的時候,預言術就失去了魔力方面的增幅,只能依靠精神力來完成這個魔法,這就讓林真希維持這個魔法的過程變得相當吃力,她不得不放棄了最初一步到位的想法,先挑幾個典型來完成日月元素的轉換。
哪怕只是幾個典型,在推進魔力聚合的時候,進展依然十分緩慢,那些元素就好像死活不聽話的孩子,不管林真希怎么用預言術去命令它們,它們就是不肯老老實實的呆著。
不過這終歸是好過了向魔力祈禱時遇到的情況,至少這些元素被預言術約束著匯聚到了一個極小的范圍內,沒有再繼續亂跑了。
林真希感覺,如果將這些元素比喻成熊孩子的話,那它們之所以這么不聽話,可能是因為缺少一個和它們同一層的大哥的關系。
預言術的身份是老師,但是老師的管教在很多時候往往會被熊孩子們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嘴上說著好好好但行動上卻根本不聽。而在這個時候,一個孩子王式的角色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只要老師能把這個孩子王給管住了,孩子王再做出表率,下面的熊孩子們自然也會跟著聽話。
不聽話可是會挨揍的,老師不能打孩子,孩子王教訓起自己的小弟來難道還有什么問題嗎。
所以林真希在使用預言術約束這些由下位元素轉換而來的魔力的時候,嘗試著將自己的本命元素也加入其中,一上一下,與夾在中間的三顆下位元素形成了三角雙錐結構。
還別說,成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