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林真希感覺自己與身體的意識開始降低,是因為她的靈魂正在催生一個新的意識。如果新的意識產生而她的意識還沒有回來,那么恐怕她就會遇到一個經典的“我是誰?我是我,我怎么證明我是我?”哲學問題了。 究其原因,并不是“意識體投影”這個能力有問題,而是林真希不應該將自己的意識離開自己的身體太久。她必須嚴格的控制自己的意識離開身體的時間,不能再像剛才那樣,讓自己的意識體滿世界的到處浪。 可是兩萬個位置的使魔契約,要是林真希不能長時間進行意識離體,這個本來看到一點希望的工程也會變得無比漫長。 所以,她需要找一個方法,來規避掉意識離體后靈魂會催生出新的意識的風險?;蛘?,風險轉嫁,尋找一個替代品,代替自己去滿世界召喚天然水史萊姆。 林真希幾乎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后者。因為靈魂誕生意識屬于一種身體的保護機制,林真希把這個機制停了,就像是好好的一臺電腦她非得把自動備份功能停止一樣,要是以后真出了問題,可能就沒有辦法復原了。電腦姑且還可以用重新做系統的方式恢復正常使用,人的身體可沒有那么方便的功能。 所以林真希需要制作一個自己的替身,這個替身擁有與她本人同等的權限,可以隨意的使用琉璃壇,并且還擁有獨立的意識,可以通過琉璃壇將自己的意識投送到世界各地。同時,它還需要擁有使用使魔契約魔法的能力,可以將天然水史萊姆召喚過去。 林真希下意識的想到了言言,這家伙是魔女之書的器靈,有著獨立的意識。而魔女之書與接骨木魔杖一樣,其實都屬于魔法裝備的一種。林真希習慣通過接骨木魔杖來釋放魔法,但其實通過魔女之書她同樣可以釋放魔法,只是這兩者的加成側重點并不相同罷了。 接骨木魔杖加成的魔法的威力,這個很實用,林真希要的就是這個。至于魔女之書,它加成的是魔法的“靈性”,也就是讓魔法更加的隨心所欲,讓本來模糊的魔法指令自動完成,所以更偏向于魔法的創造。 可是林真希所學的魔法就足夠她使用了,還沒有到自己為自己創造魔法的階段,所以魔女之書的這方面功能她很少用到。 用魔女之書作為施法媒介的話,她就可以將自己的施法能力共享給言言了…… 雖然這條方案是可行的,但是林真希經過思考之后,還是放棄了這個選擇。 畢竟她還是很寶貝言言的,這么多年的陪伴,言言已經不只是她的一只高智能使魔那么簡單,還是她的同伴,她的家人,幾乎就是妹妹一樣的存在。既然明知道意識離體會有風險,那讓言言來做這件事,不是相當于把言言往火坑里推嗎。她不愿意做的事,難道言言就該愿意嗎。 所以,要用復制人嗎?林真希想到的是基諾斯的那些復制人,他們幫基諾斯的本尊處理了大量的事務,讓基諾斯本人有時間盡情地進行自己喜歡的實驗。可是復制人的弊端也同樣明顯,或許基諾斯自己并沒有意識到,但其實他每一次制作復制人,都相當于對自己的靈魂進行一次撕裂,基諾斯之所以被林真希那么輕松的拿捏,他那傷痕累累的靈魂是決定性的因素。 靈魂的完整性對一個魔法師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林真希還處于實力的快速增長期,傷害自己的靈魂就等于是破壞自己的成長性,林真希同樣不想犧牲自己的未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