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可以給你兩個選擇,一是我可以給你一郡太守,二是在我身邊學習一段時間?!? 劉華毫不客氣,諸葛亮現在的能力足以為一郡太守,至于更高的劉華也沒有這樣的職位,劉華也能看出諸葛亮現在積累不足,甚至他的身體承受不住龐大的精神力。 歷史對諸葛亮最大的評價就是圣人無二錯,顯然諸葛亮已經吃了年少輕狂的錯,過早的覺醒了精神天賦,導致身體虛弱。 “我愿在將軍身旁學習一段時間。”諸葛亮十二歲就抵達了天下頂級的層面,卻也知道自己太過年輕,過早的當任一郡太守,只會空耗時間,他現在最需要的還是學習。 甘羅其實也是前車之鑒,十二歲拜相的甘羅,卻在此后再無史書記載,其中發生了什么不言而喻。 劉華接著對諸葛瑾說道:“此戰結束,你可直接出任一郡太守?!? 比起尚未成熟的諸葛亮,諸葛瑾基本上已經成熟了。 “諸葛瑾愿為將軍效犬馬之勞!”說著諸葛瑾整理了一下衣冠,對著劉華拜倒。 劉華邀請道:“孔明、子瑜可愿看看其他人,表現如何?” 諸葛亮眼前一亮,他也很好奇其他精神謀士的表現,這也是增長見識的一種,畢竟每位精神謀士都是天下頂尖的人才,應道:“多謝主公!” 諸葛瑾自然也不會拒絕。 劉華看著被領進來的三位,陳平、房玄齡、戲志才除了戲志才英年早逝,剩下一位是大漢僅此于張良、蕭何的謀士,一位是大唐第一相房玄齡。 其中和劉華相性最好的就是出身平民的陳平,其次是戲志才亦是寒門子弟,最后是房玄齡歲出自世家大族,卻早已沒落,如今也算是寒門。 只見那俊秀面容卻散發著一股瀟灑書卷氣質的男子,率先開口道:“平出身平民,從楚國一路趕來,中間在項堅、袁紹那都從過事,卻都因為我出身而不能用我,不知將軍可否用我?” 劉華對此呵呵一笑,說道:“我父不過一亭長,都能成為封疆大吏,你若有大志向,何惜出身,而我唯才是舉!如何不能用你?” 陳平聽到此話,鄭重向劉華一拜,旁邊的戲志才和房玄齡亦是鄭重的向劉華拜下,這個時代可沒有唯才是舉的說法,對于這些有大志向的人,無疑是打開了一扇窗。 僅憑這句話就能讓四處碰壁的三人,認定劉華,只因中原無一人有劉華如此胸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