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變遷-《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第(2/3)頁
普蘭德的大名,唐植桐是聽說過,全名中、央、普蘭德洗染店,最早在滬縣,是國內較早用機器干洗衣物的洗染店,以去除污漬、精工織補、手工熨燙聞名遐邇。
1956年7月由滬縣遷京,總店在前門外大柵欄,在王府井大街、西安門大街有門市部。
同年遷來的還有照相館、理發店、制衣店等等。
有些話,沒人提,但不表示不存在,就如同沒人愿意開口講為何接孩子一樣。
之所以去滬縣考察服務業,并將服務人員、設備統一遷來四九城,除了四九城這邊服務質量不大行以外,技術也存在一定差距,畢竟在解放以前,滬縣有外灘,都是跟洋人打交道的,處在國內時尚的最前沿。
照相業56年一共來京19人,以中國照相館、國泰照相館為代表。
中國照相館在王府井大街南口,幾十年后東方新天地的地界,這里有新式結婚禮服,是很多思想開放的年輕人結婚拍照首選。
國泰照相館在西單北大街,跟中國照相館的硬件條件差不多。
四九城百姓最津津樂道的是理發店,“華新”、“紫羅蘭”、“云裳”、“湘銘”四家理發名店集體遷到四九城,足足有108人,當時被人戲稱“一百單八將進京城”。
56年7月27日,大名鼎鼎的“四聯理發館”正式在王府井大街北口的金魚胡同33號掛牌營業。
理發店名字挺長,除了“四聯理發館”以外,下面還有一行小字:華新、紫羅蘭、云裳、湘銘四家聯合。
實事求是來講,四聯進京以前,四九城女性的發型就那么幾種,說好聽叫莊嚴、厚重,說難聽就是土、呆板。
四聯之所以出名,不僅因為那里服務熱情,而且會的花樣多,做的發型新潮,能燙出大波浪,幾天下來,名氣就打響了。
56年8月4日的時候,《北京日報》上甚至刊登了四聯的新發型,妥妥領先個二十年(如下圖)。
四聯理發店的師傅們是靠手藝賺錢的,跟幾十年后部分tony傍富婆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四聯進京前,四九城的理發價格一般在一毛到四毛之間,四聯卻是理發八毛起步,燙頭兩塊二。
盡管價格不菲,但賓客依舊盈門,經常爆滿,尤其是年關的時候,每逢臘月,前來燙頭的女同志絡繹不絕,理發師傅這個月連吃飯的工夫都沒有,一天能工作十四五個小時,相對應的,收入也高,能拿一百多塊錢。
除了以上種種,還有裁縫。
1956年四月,208名來自滬縣波緯、雷蒙、造寸等21家服裝店的“紅幫裁縫”被選拔進京。
裁縫以寧波人居多,之所以被稱作“紅幫裁縫”,據說是鴉片戰爭后寧波開埠,當地裁縫開始為被稱作“紅毛”的外國人做衣服,因此得名。
服裝店進京,《北京日報》頭版頭條進行過報道:“適應首都人民改進服裝的需要,上海二十家著名服裝店遷到BJ”。
但老四九城人嘛,不光嘴快,探究欲也強,沒多久就有人說,四九城新添了一家制衣廠,誰要是穿上這家廠出的衣服,可就了不得了。
其實也不算新添,是在某級別非常非常高的單位下屬的“服裝加工部”基礎上,與進京的“金泰”“藍天”“雷蒙”“鴻霞”“造寸”“波緯”“萬國”等七家最有名的服裝店共同成立了四九城友聯時裝廠,也就是后來大大有名的“紅都”。
友聯有三大任務,基本不對外,除非帶著單位證明信的出國人員或者有省、部單位的介紹信才能到那里做一套衣服,而且價格不菲。
在品牌的加持下,接下來的三十年里,若是有誰結婚穿一身紅都,那將是非常榮耀的一件事。
小兩口接下來交流了一下這次去安東的收獲,小王同學很高興,這下足夠兩家吃上大半年了。
去正屋吃飯的時候,鳳芝跟唐植桐打小報告:“哥,咱媽這陣子中午都按時吃飯了,我看著呢?!?
“好,獎勵你一顆糖,一會找你嫂子兌現?!碧浦餐┳ё妹玫膬蓚€小揪揪,在手里繞著玩。
“我要大白兔奶糖!”鳳芝提要求道。
“那得問你嫂子還有沒有?!碧浦餐┊斊鹆怂κ终乒?。
“還有幾個,吃完飯給你拿。”小王同學笑瞇瞇的應著。
“前兩天剛給她吃了,別老慣著她?!睆埞鸱荚谝慌钥戳艘谎坶|女,說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会宁县|
镇安县|
肥乡县|
公主岭市|
卓尼县|
诸城市|
都江堰市|
安国市|
洞头县|
溆浦县|
凤庆县|
邮箱|
明光市|
江门市|
壤塘县|
清涧县|
乐山市|
长海县|
海宁市|
克什克腾旗|
沾益县|
延津县|
将乐县|
吉木萨尔县|
灵石县|
区。|
武定县|
娄底市|
互助|
白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安泽县|
盈江县|
阿拉善右旗|
灵山县|
长阳|
遂溪县|
航空|
黎川县|
临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