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鼠患-《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第(3/3)頁
小王同學自打嫁過來,家里就沒怎么見過耗子,想著可能是街道滅鼠滅的徹底,還以為這種情況會維持住,但哪成想老鼠這玩意生的太快,都出現在自己家了。
小王同學沒進城之前是養過貓的,確切地說是當時好幾家共用一只,僅是為了抓老鼠用。
進城后,小王同學才發現貓這種動物已經滲透到了四九城人的方方面面。
百姓對貓格外優容、親昵,貓的性別不說公、母,而是用男貓、女貓來稱呼,除了人以外,僅此一例。
說當成自家孩子有些夸張,但極少有買賣的,賣貓會被認為敗家,所以絕大多數都是親友之間饋贈。
除此以外,日常言語中也有很多跟貓有關的詞匯,比如:
小孩子玩捉迷藏不叫捉迷藏,叫“藏貓兒”;
寒冬臘月,家家戶戶掛著門簾不出門,不叫懶,叫“貓冬”;
誰喝了酒,叫“灌了二兩貓尿”;
說某某人做事敷衍,叫“貓兒蓋屎”;
還有“貓眼兒”,并不是指的門上那個往外看的窟窿眼兒,時下還沒有這種東西,而是指的寶石,看上去跟貓眼一樣漂亮;
諸如此類還有不少。
來到辦公室以后,小王同學給姜燁倒了一杯水,開口問道:“姜姐,你家的貓送出去了嗎?”
“還剩兩只呢。怎么?你又想要了?”姜燁接過水杯,隔著毛巾捧在手里暖和著。
“嗐,別提了,家里進老鼠了,糟蹋了糧食,我婆婆心疼壞了。”小王同學默認道。
“合該著你跟我說的那只貓有緣分,金被銀床呢,我一直沒舍得送人,明天我就給拿過來。”姜燁眼神不作假,那是真的中意這只貓。
“謝謝姜姐,什么是金被銀床啊?”小王同學對貓沒什么研究,也不怎么喜歡貓,因為貓太吵,尤其是春秋兩季,叫的太凄慘,吵的人睡不著覺。
“相貓經里說黃身白肚者,名‘金被銀床’。象征著每天鋪金蓋銀,寓意非常好,被認為是招財貓呢。”姜燁給小王同學解釋道。
這段日子以來,姜燁是切實感受到錢的重要性了,即便是沒票,只要肯出錢,也能買到吃的,只是這錢啊,有點不經花。
在以前的時候,姜燁對什么寓意啊是嗤之以鼻的,但隨著錢包日漸縮水,她倒是希望能討個彩頭,給日子點盼頭。
“我還是頭一回聽說,原來養個貓還有這么多說法。”小王同學想著街頭巷尾時不時冒出來的貓,印象中好像見過姜燁說的這種花色。
“養貓的說法多了去了,光花色就能分什么尺玉、嘯鐵、繡虎、貍花、玳瑁、銜蝶、踏雪尋梅、墨玉垂珠、墨里藏針、鞭打繡球等等,金被銀床都算不上頂好的。”姜燁掰著手指頭數給小王同學聽,說到最后自個反而搖搖頭,自己也是有點瘋魔了,養個貓就招財了?
“要是頂好的,我可不敢要,君子不奪人之好。您要是不舍得,給我個其他花色,只要能抓耗子就行。”聽姜燁說的頭頭是道,小王同學也算看出來了,這是個愛貓的人。
“什么好不好的,我就是想給貓找個好歸宿。你跟小唐就挺好,貓跟著你們我放心,起碼能有口吃的。”姜燁笑得有些牽強,倒不是不舍得,而是鄰居家已經有丟貓的了,至于去了哪里,大家心里也有個大概方向,估計是再也回不來了。
“姜姐放心,餓不著。要是抓到家里耗子還不夠吃,我們給補上,一只貓也吃不了多少糧食。”小王同學看姜燁的笑容,有些誤解,立馬保證道。
“放心,這有啥不放心的,我就想著啊,這貓跟了我可遭罪了,三天餓兩頓。”大概姜燁也覺出了言語中的不妥,給自己找補道。
“現在都這樣,日子總會好起來的。”小王同學在心里嘆口氣,干巴巴地安慰道。
丈夫的平安電報已經收到,希望他在那邊平安且能買到糧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