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出版-《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第(3/3)頁
“還真有點像,你哥哥的名字呢?”張桂芳小老百姓一個,對這個不是很敏感,她只關心兒子在書有沒有留名。
“有,有,出現兩回呢!”鳳芝在親媽的督促下,又翻了一頁,給親媽指出哥哥名字出現的地方,自己心里也嘟囔:書就是比報紙大氣,次的報紙都沒有哥哥的名字。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張桂芳見識少,但也略懂出書立傳的意義,兒子是文化人了!
確定了書有兒子的名字,張桂芳也不看了,抹了一把淚,將書交給閨女,自己立馬找出香爐,要香。
“光顧著高興了,我都沒來得及看,沒想到還有題字。”小王同學湊到丈夫身前,小心翼翼的撫摸著題字,別人不知道份量,她懂。
“嘿嘿,今晚得喝一杯。”唐植桐將書交給在一旁翹首以盼的鳳珍。
唐植桐非常高興,比鼓搗出高壓鍋、內衣啥的都高興,這本書提前問世,不知道能讓多少百姓脫離疾病的折磨,功德無量!
“咱媽讓我帶回來了倆罐頭,我尋思著是給大家加個菜呢,沒想到是給你加個酒肴。”小王同學笑容很燦爛,丈夫得到認可,比她自個接受接見、握手都高興。
張桂芳今兒燉了顆白菜,還有兩個小咸菜,加葉志娟讓帶回來的兩個肉罐頭,這頓晚飯可謂是豐盛一時。
唐植桐喝了一點,不多,就二兩。
后世有句俗話: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不一定對,但酒確實自帶熱量,唐植桐吃了一個蒸包,自己的定量都沒吃完就飽了,壓根沒吃到自己帶回來的點心。
點心被張桂芳收了起來,跟次小王同學帶回來的放在了一起,說是以后慢慢吃。
晚飯過后,小兩口回到廂房,唐植桐捎帶著從正屋拎了一桶水回去。
小王同學一邊將自己頭發打散,一邊跟唐植桐轉達了創作獎金及證書和王波的考試情況。
“挺好,能跟顏雄飛交代了。”爐子閑著也是閑著,唐植桐先是燒一壺水,然后蹲坐在爐子邊,點一顆煙,跟小王同學聊著家常。
至于王波獲得好成績,到底是憑借個人本事,還是葉志娟的操作,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過了初選。
“咱媽為什么說你?”比起外人,小王同學更關心自己丈夫的事情。
“,我下午下班回來……”唐植桐將事情的原委跟小王同學大概說了一遍。
“我覺得咱媽說的在理,你是不是有什么歪心思?”小王同學聽完捂嘴笑了,以她對丈夫的理解,他肯定不會這么痛快的借給仇人糧食。
“哼哼,我能有什么歪心思?都拿覺悟懟我了,不借肯定是不行的。”唐植桐嘴角一斜,冷哼一聲,臉掛了壞笑。
“你是不是想去找徐阿姨?”小王同學壓根不信,猜測道。
“知我者,愛妻也。我看看明后天過去一趟,給徐阿姨提個醒,后面等結果吧。”唐植桐這回笑容燦爛了,沒有瞞著小王同學。
“你借出去的什么糧票?不會不好查吧?”
“哼,能朝外借糧票的,都是家里相對寬裕的。大家都是出的粗糧票,畢竟誰都不樂意吃粗糧。只要劉張氏不壓著,一查一個準。”唐植桐將煙屁股直接扔進爐眼。
節省煙屁股只是說給別人聽,抽煙的人都知道,點燃后的香煙后半端煙焦油含量高,放置一段時間后,味道特別重,但凡對生活質量有要的,壓根瞧不眼。
水燒開后,唐植桐摻熱水,兩人美美的燙燙腳,然后做了一下重點部位的清潔工作。
桶里的水冰涼,壺里的水很燙,具備了冰火的條件。
在微醺、出書的加成下,小兩口友好、親切的交流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