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風起兮沙飛揚,安得塵土兮灌二兩。
唐植桐來到這邊一年多,切身感受到秋、冬、春三季風多。
尤其是冬春二季,可能由于草木枯敗,沙土得了自由,風兒一旦稍微上點力度,就會塵土飛揚。
風兒、沙兒纏纏綿綿,不僅打的窗戶啪啪作響,還讓人聞之生厭。
等風停后,玻璃、窗臺上更是留有一層塵土。
大人忙著打掃,小孩子則忙著作畫。
無論是窗臺,還是玻璃,蒙塵后都是天然的畫布。
鳳芝以前總是畫一些歪歪扭扭的花兒、鳥啥的,這次畫的卻是“豐收”,碩大的一頭豬上面坐了兩三個小朋友,一頭健碩的老母雞,后面是一串大大的雞蛋。
甭問,問就是想吃肉、想吃蛋。
寒風中夾雜著細微的沙粒,仿佛要纏綿到天崩地裂,但四九城的百姓沒有心情感受它們的快樂。
吃完早飯,待全副武裝后,唐植桐照例送小王同學和鳳珍。
城門樓子在沙塵中披上了一層黃色的濾鏡,猶如沙漠中的城堡,透著一股蒼涼感。
也許是沙土吃多了,老bj的百姓為沙塵暴腦補出了一個“禿尾巴老李”的故事。
相傳密云有一個姓李的人家,女人生了個孩子,孩子不光黑不溜秋,屁股上還有一條尾巴。
孩子的爸爸認為不吉利,就把孩子的尾巴給砍了。
結果天生異象,隨著一聲炸雷,孩子化作一條斷了尾巴的黑龍騰龍而去,
孩子的母親受了驚嚇,又被夫族懷疑對丈夫不忠,受不了非議自殺而亡。
次年清明,密云狂風大作、風沙漫天。
有人說看到了斷了尾巴的黑龍來祭拜母親。
自此以后,每年都會刮上幾天大風,于是就有人說“這是禿尾巴老李給他娘上墳來了”。
唐植桐挺佩服這幫人的腦洞的,準確預言了幾十年后某些人能生出黑不溜秋的孩子。
當然,她們是肯定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的,畢竟因為“愛情”。
來到郵電學院后,羅志平交給唐植桐兩封信。
“謝謝班長?!碧浦餐⑿攀掌饋?,先去洗漱間對著水龍頭灌了一口水漱口,然后洗了把臉,才回到教室看了起來。
信是馬克儉和吳海洋的回信。
馬克儉很實在,跟唐植桐沒有藏著掖著,說了一下自己的近況。
說自己聽了唐植桐的話,因為沒有活動去會堂,得以往上走了一小步,現在已經參與對外招待了。
說現在食客中流行一種做法,只要他們對某道菜滿意,就會請廚子到宴會廳當面致謝、合影。
雖然自己收到的小費都上交了,但個人供給方面都保質保量、不會克扣,能比其他廚師能強一點,畢竟有機會在外賓面前露臉,面黃肌瘦的有損形象。
還說王雁那邊的食堂供應已經縮水,不過前陣子她聽從唐植桐的建議,把糧食關系轉出了集體,而且現在想轉已經轉不出來了。
信的最后,馬克儉鄭重的感謝了唐植桐,說糧食不夠的話,去找他,他幫著想想辦法。
嘮嘮叨叨一大堆。
吳海洋的回信就簡單多了,不過是用鉛筆寫成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