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小雞不撒尿-《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第(2/3)頁
“昨天街道發(fā)糧票、油票了。桉子,你糧票少了,但油票多發(fā)了三兩。”盡管少了十多斤糧食,但張桂芳覺得賺了,畢竟兒子提了干,提干有提干的好處,食用油供應(yīng)比普通百姓高。
“您不提我都忘了有這一茬了,不孬,能多吃兩頓帶油的菜了。”唐植桐樂呵呵的回道,普通居民目前的食用油定量是每人每月半斤,干部身份每人每月八兩,小王同學之前一直是干部待遇,而自己從下個月開始剛追趕上。
“眼瞅著就要過年了,還不知道今年過年有沒有供應(yīng)呢,咱攢著點,到時候你做點菜,給靜文媽媽那送點去。”張桂芳不太贊同平時就這么吃了,開口道。
之前過年的時候,哪怕是糧食,只要有錢就能買,糧店對于糧本、糧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卡的不嚴,但今年情況特殊,張桂芳心里沒有底。
“行,聽您的。”唐植桐點點頭應(yīng)下。
“吃飯吧,一會菜涼了。”張桂芳按照兒子的吩咐,將每個人的定量過稱后,一份份的放在每個人的面前。
唐植桐則將咸雞蛋分了一下,兩個大雞蛋,一切兩半,小輩每人半個,將小的一個直接給到張桂芳:“媽,前陣子你吃的少,這個單獨給您,別說吃不了,我看著您吃。”
“行,我吃,但下次不許這樣了。”張桂芳對兒子的做法并不贊同,但不妨礙她心里熨帖。
干糧不夠,白菜來湊。
白菜不限量,吃完再自己盛。
唐植桐吃了兩碗白菜,碗里那點若有若無的油星也沒浪費,倒點開水進去,咣咣放涼,一飲而盡。
“哥,白薯,白薯。”鳳芝心里惦記著白薯,看唐植桐吃完,迫不及待的提醒道。
“走,看看去。”唐植桐吃了不少,但還是感覺胃里空落落的,這種滋味并不好受。
前前后后個把小時,白薯烤的正正好好。
唐植桐撿大的分給家人,自己吃了個小的。
說實話,現(xiàn)在的白薯口味一般,離煙薯25號差遠了,但耐不住現(xiàn)在吃不飽,兩個妹妹吃的一個賽一個香。“慢點吃,別燙到嘴,吃完寫作業(yè)去。”烤之前已經(jīng)洗干凈,唐植桐也不扒皮,直接這么開啃,甜味不大,但口感軟綿,吃起來的感覺還行。
上一輩子的時候,小時候沒少吃這東西,吃傷了,長大后,哪怕是軟甜如蜜的煙薯25號,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兩口,但現(xiàn)在卻一點吃傷的印跡都沒有。
所以說,東西好不好吃,要看環(huán)境,餓急眼,啥都是好的。
一塊白薯下肚,唐植桐打發(fā)兩個妹妹回去寫作業(yè),自己往爐子里添了兩把柴,跟小王同學說了一下王波的事情。
“不用特意再跑一趟了,你寫個紙條,明天我給靜瑩,讓她捎給咱媽不就行了?”小王同學給唐植桐倒了一杯水,建議道。
“倒也是個辦法,是不是有點不太正式?”
“都是一家人,哪有那么多事事?又不是你單位的領(lǐng)導。”小王同學白了唐植桐一眼。
“嘿,你這拿葉主任也忒不當干部了。你配的這點心,咱媽那邊會不會發(fā)?不發(fā)的話,咱對半分。”唐植桐雖然嘴上這么說,但手下沒閑著,找出信紙,把王波的籍貫寫了上去。
“你別操心了,這種半公開的好()
事,肯定也會有的,只不過得先從基層的單位開始。”
“成,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唐植桐嘿嘿一笑,這種好事當然要先照顧基層,不過等明年想照顧也顧不上了,所有東西將全面緊缺。
肉食方面,四九城百姓會用駱駝肉、下水、罐頭來補充,一些單位則用黃羊來補充。
關(guān)于黃羊,唐植桐看到一個說法,最早是石油勘探局的探井隊先開始自給自足的。
1959年3月,石油勘探局的同志千辛萬苦來到柴達木盆地勘探,由于鐵路不通,補給困難,勘探隊的同志們決定就地補給,靠打獵補充定量缺口。
據(jù)說當時一路往西,能一直打到中、印邊境!
黃羊那叫一個多,成群結(jié)隊,根本打不完,能阻止勘探隊打獵的,只有運力不足一項。
后來這事就傳開了,很多有武力配備的單位都會特意找黃羊陪練,練習一下移動靶的射擊技能,就連海軍都不例外。
現(xiàn)在黃羊還不是保護動物,也沒有“緊急避險”一說的,就算有,估計也照打不誤。
打黃羊不僅僅是為了果腹,還能幫助牧民兄弟清除隱患,保護有限的植被。
除了打黃羊,很多單位也開展了墾荒種田、打漁的補給活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