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挨餓受凍-《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第(3/3)頁
其他同學聽后發出善意的哄笑,有的甚至鼓起掌來。
猛一說男生定量由三十六斤降為三十四斤,只差了兩斤,但眼下副食少,想頓頓吃飽是不可能的。
體育委員已經將訴求反應給體育老師了,體育老師也做不了主,答應往上面反應一下,目前還在等消息。
“行了,今天食堂供飯早,咱們提前去吃點午飯,十二點正式在教學樓前集合出發。”羅志平大手一揮,宣布道。
有窩頭在前面吊著,同學們非常積極的收拾好東西,拿著飯盒紛紛去食堂打飯。
則食堂的菜大概率還是燉蘿卜,唐植桐不喜歡,直接背著挎包直接回了宿舍,打算就著咸菜湊合一頓。
張桂芳做的窩頭個頭比較大,一個有三兩的樣子,唐植桐跟往常一樣,帶了倆。
唐植桐對面食加工略懂,無論是饅頭、窩頭、還是火燒,都差不多是一斤面出一斤半的成品,多出來的半斤是水。
這也正是唐植桐不愿將糧食關系掛靠在學校的原因,廚師稍微松松手,可能一斤糧食就能出一斤六兩的成品,如果等雙蒸法推廣開后,那糧票就會火速毛起來。
同樣的定量,吃一肚子水下去,兩泡尿就沒了,所以唐植桐前陣子才好心提醒馬克儉和萬向陽,將糧食關系握在自己手里。
219宿舍之前有委培生吃饅頭,但如今選擇窩頭的多了起來,用路堅的話來說就是:窩頭耐嚼,吃不了那么快,感覺像是多吃了一樣。
每個人對自己定量的安排不一樣,有的買了兩個,有的買了三個,飯盒放不下就用筷子串著回來。
配菜也略有不同,有的是燉蘿卜,有的吃腐乳,有的啃咸菜。
“再下午兩個月就是二月了,等二月就好嘍。”董永昌一邊啃著窩頭,一邊嘟囔道。
“二月咋了,是過年嗎?”盧石問道。
“嘿嘿,跟過年差不多。因為二月只有28天啊。”董永昌轉頭跟盧石笑笑,說道。
“28天?”盧石還是沒有明白過來。
“每個月的定量都是死數,不用因為月份大小變化。28天就意味著能多吃幾天的定量。”路堅搭茬揭了謎底。
吃定量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也僅限于糧食關系在食堂的人。
糧食關系在家里的依舊會買成糧食算著日子吃,一年三百六十斤定量,缺少的那四五天大多由為數不多的幾個節日能夠多買到的副食填肚子。
盧石和谷漫蒼是農村出來的,讀了大學才第一次吃到了定量,對里面的道道還不熟悉。
“夠不夠一年三百六,都喜歡2月,碰到大月就得從牙縫里勻出一天的來。”董永昌嘆口氣,搖搖頭。
唐植桐這回沒有搭話,一年三百六啊,接下來的兩三年內,這三百六很多地方都保證不了……
吃完飯,諸位舍友在飯盒里倒上一點開水,咣咣喝下肚,就算刷了飯盒。
匆匆下樓集合,領了工具跟著大部隊步行前往公社。
說是工具,其實就是麻袋,用來背白菜,男女各一條,很平等。
刺骨的寒風吹在臉上,眾人迎著風,將麻袋放在身前擋著風,默默前行。
沒人吭聲,因為一張嘴就是一口風,只要不嫌棄,能灌一肚子。
唐植桐給路堅遞煙的工夫,就喝上了一口,也算是喝到了第一章提到的西北風。
這一走就是半個多小時,得虧前陣子發了棉服,否則就今天這種天氣,感冒的不會在少數。
除了郵電學院的學生,佟旺也嘗到了這種滋味。
雖然有些感冒,但佟旺更想早一天找到唐植桐。
不過,佟旺的情況比郵電學院的學生好了不少,皮襖皮褲外面套了一層破舊的外套,三輪車上蹲個油桶改裝的爐子。
爐子里烤著白薯,佟旺正坐在馬扎子上,守著爐子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