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桂芳很難不注意到,出了正屋,站在院子里朝西北天空望去,大片的烏云悄然而至。
“唉,天兒要冷了,弄不好要下雨。”張桂芳自言自語道,隨即轉身從墻角找出僅有的幾個破舊草苫子蓋在了唐植桐買回來的木柴上。
“媽,不用蓋。現在的雨下不大,說不準下著下著就成雪了。回頭用的時候一抖摟就行了。”唐植桐進大門就看到親媽在忙活,開口攔道。
家里就這么幾個破草苫子,而且用了好幾年,以前都是張桂芳用來在天冷的時候蓋菜用的。
“你知道個啥?立冬雨,一冬雨。今兒要是下雨,這一冬就沒幾個好天。”張桂芳看了兒子一眼,搖頭道。
唐植桐笑笑,也不回嘴,走過去從木柴垛里抽出幾根,蓋在草苫子上,壓住,生怕被風給吹跑。
草苫子,有的地方也叫草簾、草墊,是以秸稈為原料編制的一種類似席子的東西,用處挺大。
有的人家里窮,買上幾席墊在床上,能稍微起到保暖的作用。
也有的買回來改裝一下,充當雨衣使用。
碰到水澇,還能用來防汛。
田里上也有人用,只不過少罷了。
眼下最大的用處恐怕是用來遮蓋東西,工廠用的比較多。
再下去幾十年,這種草氈子將改為機械生產,用在塑料大棚保暖上,還會用在紅磚生產環節,防止暴曬和避雨。
娘倆說話的空,西北天空亮了一下,十幾秒鐘以后傳來“轟隆隆”的雷聲。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唉!什么天啊,老天爺還讓不讓人活了?”張桂芳忙活完,臉上帶著憂愁埋怨道。
“奶奶說不能埋怨老天爺,小心打雷劈。”唐植桐話剛落音,西北方又一道閃電砸了下來,緊接著就是雷聲,這次閃電與雷聲之間的間隔少了一些。
聲音的傳播速度大概是340米/秒的樣子,唐植桐默算了一下,雷響處距自己家三四公里的樣子,直線距離也就從故宮到自己家,可以說已經很近了。
“行了,行了,快進屋吧。”配合著兒子的話,雷聲響起,張桂芳莫名心虛。
中國老百姓的信仰很實用,誰管用、誰靈驗就信誰,但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老天爺。
老天爺具體是哪位神仙,是個什么職位,唐植桐一直沒弄清楚。
不少稱其為天道,反正是很超然的存在。
眼見著烏云飄過來,唐植桐先抱了一些木柴進屋,將爐子點著。
等出來的時候,天空中已經開始飄起小雨。
唐植桐進正屋吃了三個蒸包,把中午欠下的那頓午飯給補上,喝口水后,去屋外抽煙。
為了防止冷風灌進屋內,唐植桐將正房的門關了起來。
下雨的時候是小朋友最快樂的時候,由于今年雨水偏少,鳳芝想把在夏季缺少的快樂在此時補回來。
院子里她是不敢去的,天冷淋一身不是鬧著玩,除了凍感冒自己難受之外,肯定也會挨上一頓揍。
于是乎,鳳芝站在屋檐下面,伸手接雨滴玩。
在成年人看來,下雨嘛,沒什么稀奇的,也沒什么好玩的,但小孩子不一樣,只要是能墨跡著不做作業的,就會覺得好玩。
唐植桐站在屋檐下,點上一顆煙,看著妹妹伸手一會伸手接雨水,一會蹲下身子看順著屋檐滴下的雨水在臺階上砸出來的小坑,不時的還會伸手去摸一下。
“哥,這里為什么會有個小坑?”鳳芝朝唐植桐招招手,指著臺階上的石坑問道。
“雨滴砸手上不疼,對吧?但耐不住雨滴按照同一個點滴下來,長年累月下來,石頭就會慢慢的被砸出小坑了。
有個成語叫滴水石穿,就是說的這件事,比喻雖然力量小,但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把艱難的事情辦成。
你的學習也一樣,只有不斷的去努力,才能跟你姐姐一樣,考上初中,然后讀高中,考大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