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小貓釣魚-《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第(2/3)頁
盡管《十萬個為什么》里面也有提到吃的,但與唐植桐現(xiàn)身說法畢竟不同,這個更有說服力。
鳳芝也不看書了,央求著唐植桐給講講美食。
看小王同學(xué)、鳳珍也很感興趣,唐植桐就撿著這年頭能做的一些菜式,一點點的說給幾個人聽,頗有點望梅止渴、畫餅充饑的意思。
其他餅先不說,這個燒餅,唐植桐是真的會做,但不是在工地上學(xué)的。
唐植桐前世的爺爺會做燒餅,公私合營的時候加入了小鎮(zhèn)上的食品公司,大概也就在這個時候,由于糧食出現(xiàn)缺口,食品公司干不下去,大多職工都被勸返了,唐植桐的爺爺就是其中一個。
由于子女眾多,地里產(chǎn)出不多,老爺子沒有放下舊業(yè),一直偷偷摸摸的干,起風(fēng)后沒少因為這事受批評。
改開的春風(fēng)吹到他的家鄉(xiāng)后,才光明正大的重操舊業(yè)。
按老爺子的話說,這是一門養(yǎng)家糊口的手藝,油條、燒餅傳給了想做的兒女,唐植桐小時候沒少在爐灶邊看怎么做燒餅。
那時候,燒餅還不是罵人的話,雖然打燒餅賺的不多,但能供得上家里的柴米油鹽。
再后來,打工的機(jī)會多了,干一個月不光賺的比打燒餅賺得多,還沒那么累,于是乎這門手藝就在唐家掛了起來。
唐植桐沒想到,來到這個年代,還有用得上的一天。
一番報菜名將小王同學(xué)和兩個妹妹饞的直咽口水,直到烤的地瓜熟了才轉(zhuǎn)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唐植桐烤了五個,鳳珍、鳳芝帶了張桂芳那份出門后,廂房終于安靜了下來。
兩個妹妹臨出門前,唐植桐特意囑咐鳳芝不能多吃。
不是擔(dān)心她將張桂芳那份吃掉,而是白薯這玩意,吃多了胃里反酸。雖然接下來的幾年由于產(chǎn)量高,白薯在很多地方充當(dāng)了救命糧的角色,但也成為了很多人一生的夢魘,等生活有改善后堅決不碰這東西。
星期天,10月25日,在去椿樹胡同的路上,唐植桐看到很多人拿著面袋子在糧店門外排隊。
昨天是發(fā)糧票的日子,不少居民家里糧食不夠吃,只能寅吃卯糧。
雖然糧票上明確寫著“當(dāng)月有效”,但糧食部門考慮到群眾的實際困難,允許糧票提前使用,但不允許延后使用。
糧店職工雖然端的鐵飯碗,但為了方便群眾,采用輪休方式休息,星期天也有人值班。
兩人騎到王府井大街南口時分開,唐植桐借口去整點火鍋食材,讓小王同學(xué)帶著釣具先去椿樹胡同等自己。
唐植桐慢悠悠的繼續(xù)往西騎行,沿著長安街轉(zhuǎn)向西單,路過賣柴的門市還稱了三斤木炭。
隨后唐植桐轉(zhuǎn)道向東,經(jīng)文津街后,又向南沿北池子大街,向東拐進(jìn)錫拉胡同。
錫拉胡同也很有名,明清時期為“錫蠟胡同”,因為皇宮權(quán)貴加工錫燈、蠟臺而得名。
到了晚清就成了權(quán)貴的聚集體,像什么慈禧、袁世凱,都在這住過。
權(quán)貴也得通勤,而且大多是馬車,所以這條胡同比四九城一般的胡同要寬一些。
錫拉胡同眼下也挺有名,胡同口西側(cè)就是34號,東側(cè)則是玉華臺。
34號很低調(diào),東西也全,但門檻也高,這么說吧,就葉志娟這級別,想從里面買點東西都得托李大姐、譚大姐幫忙。
玉華臺是家飯店,經(jīng)營淮揚(yáng)菜,在百姓印象中名氣不如東來順、全聚德。
但玉華臺的大廚卻各個身手不凡,十年前的第一宴,很多人都知道吃的淮揚(yáng)菜,但很多人不知道,那天玉華臺有九位淮揚(yáng)菜大師掌灶參與。
等唐植桐來到婦聯(lián)宿舍的時候,挎包已經(jīng)充盈起來。
剛一進(jìn)門,王敬民就撲了過來,迫不及待的跟唐植桐說道:“姐夫,姐夫,咱們?nèi)メ烎~吧!”
“行,等我把東西放下。”唐植桐將包里的飯盒、羊肉、牛肉、百葉、韭菜一樣樣掏出來。
王敬民在一旁都看傻眼了,王靜瑩也好不到哪兒去,雖然她昨天聽小姐妹偷偷說了火鍋有啥有啥,但真正看到的時候才覺得震撼,這都趕上過年豐盛了!
“桉子,伱這是搶34號了?”葉志娟看著桌子上的一堆,同樣非常吃驚,一時間口不擇言的問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关市|
贵港市|
鲁甸县|
邵阳县|
海口市|
壶关县|
内江市|
辽中县|
同江市|
渭南市|
翼城县|
濉溪县|
巨野县|
遵义县|
洮南市|
仁寿县|
年辖:市辖区|
南雄市|
盐山县|
沙田区|
大港区|
城步|
邯郸市|
遵义县|
南城县|
本溪市|
武定县|
烟台市|
双江|
马尔康县|
德兴市|
灵石县|
青海省|
汶上县|
漳平市|
定西市|
聊城市|
辛集市|
乐陵市|
麻栗坡县|
延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