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412建泳池-《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第(2/3)頁

    其實不止郵電學院這么搞,早在去年的時候,四九城某高鐵廠就是用城墻上的舊磚興建起來的。

    從今年開始,零星的拆除城墻行動,變成大規模的群眾運動。

    拆城墻是勤儉節約的象征,也成了光榮的勞動,更是時尚潮流。

    拆城墻的盛況可以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來形容。

    不少居民上班之前拆一塊,吃飯之前拆一塊,睡覺之前還要拆一塊。

    鄰里之間的問候語可能就是:今天,你拆了嗎?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只要夠勤快,完全可以用城磚蓋個小房子、搭個狗窩啥的。

    當然,截止到今年為止,被拆完的只有外城城墻,內城城墻只是小范圍拆除,大部分還是健在的。

    為了保住內城城墻,某人在幾年后會一如既往的據理力爭:“拆掉BJ的一座城樓,就像割掉我的一塊肉;扒掉BJ的一段城墻,就像割掉我的一層皮!”

    所用理由已經不僅僅是文化、遺產,也有耗費的人力物力的數據。

    內城城墻內心是“灰土”筑成,幾百年的灰土堅硬如同巖石,拆除費時費力,而且體積頗大,預估有1200萬噸,據其推算,用20節車皮運輸,需要用85年才能運完。

    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在群眾的支持下,這些灰土不足五年就被夷為平地。

    郵電學院被允許開采的是西直門北側的城墻,同學們去附近百姓家借地排車、小推車,有人負責拆,有人負責推到學校,實在沒車子的,就一人扛一塊,慢慢往學院里運。

    城墻的城磚與唐植桐從新火車站興建時拆遷的住戶磚不同,城磚一塊有五十來斤,小車推個四塊,肩扛也就一塊,還得走走停停的。唐植桐沒有推車,也沒有用肩扛,而是選擇用自行車推,一次推一塊,不累,而且比其他同學效率高不少。

    要知道這年頭百姓家的地排車、小推車絕大多數都是用的木輪,推起來特別吃力。

    對于這種重體力勞動,學院里也沒吝嗇,對參加勞動的同學包飯。

    同學們積極性那叫一個高漲,猶如**,在拆城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一發不可收拾。

    唐植桐上午運了四趟,下午運了兩趟,遠高于其他同學。

    最后一趟回來的時候,唐植桐找到羅志平,說自己下午有事,要早走一會。

    羅志平當然同意,只是為唐老師吃不到包飯而惋惜……

    雖然定量緊張,但唐植桐是不太稀罕那頓飯的,悄么么的騎著自行車往南而去。

    在快到北圖的時候,唐植桐將火鍋和顏雄飛送的包薅出來掛在車上,綁火鍋還是用的攤主送的那根草繩。

    將東西都拎到小王同學辦公室,小王同學一看到丈夫那灰頭土臉的樣子,立馬心疼的嫌棄道:“哎呀,你這是鉆土堆里打滾了?”

    “學院里張羅著建游泳池,我要是早知道今天搬磚,就直接請假不去了。”由于眼下沒有什么防塵措施,北風那個一吹,整個西直門附近都是塵土飛揚。

    “去門外,我幫你抽抽。”小王同學拿出自己的毛巾,要給唐植桐做一下個人清潔。

    “不用了,我去取爐子又是一身,等都干完再說吧。”唐植桐拒絕了,毛巾是干凈的,往自己身上這么一抽,回頭小王同學又得洗。

    “這是什么?”小王同學看丈夫態度堅決,也就沒有堅持,而是指著包問道。

    “我前陣子不是救了個小朋友嘛,這是人家家長給的謝禮。你一塊帶回去吧,我帶著去取爐子不合適。”關于被顏雄飛找到并感謝一事,唐植桐不打算瞞著葉志娟。

    由于給了顏雄飛一份急救方法,唐植桐打算把這件事也跟葉志娟說一聲。

    “行,喝口水再走。”小王同學聽后順從的點點頭,給唐植桐倒了一杯水。

    喝完水,唐植桐去取爐子,特意繞開了錢糧胡同。

    四盒牡丹沒白給,價格特別公道。

    兩位師傅貼心的幫著唐植桐將爐子和配件綁在自行車上,唐植桐再三道謝后才離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宁县| 福鼎市| 同心县| 兴义市| 津市市| 武山县| 潍坊市| 修武县| 马鞍山市| 新竹县| 邻水| 唐海县| 海原县| 缙云县| 海淀区| 宜兰县| 赫章县| 吉木乃县| 定日县| 沭阳县| 甘德县| 八宿县| 韩城市| 襄汾县| 绥芬河市| 祥云县| 仙居县| 肃北| 太谷县| 安塞县| 资中县| 安庆市| 衡山县| 晋中市| 开远市| 青冈县| 枣强县| 温泉县| 郸城县| 会理县|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