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過年-《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第(2/3)頁
若蘸點鹽,可直接用來下飯。
“別給她倆吃了,一會還得剁碎拌餃子餡。”張桂芳把肉切得分明,一部分用來拌餡,一部分用重鹽、醬油炒制存留起來慢慢吃。
“去,給咱媽一塊,堵堵她的嘴,就不說咱了。”唐植桐捏起一塊給鳳珍,鼓勵她去給母親,然后自己也捏起一塊塞嘴里。
張桂芳用嘴接住大女兒的投喂,摸摸閨女的頭,沒再說什么。大過年的不興說孩子,何況孩子們各個懂事,吃點就吃點吧。
兄妹三人不可能把油渣全吃掉,給妹妹們一人吃三塊,打打饞蟲就得收起來寫春聯(lián)。
春聯(lián),以前叫桃符,這個大家都知道。
現(xiàn)下都是手寫的春聯(lián),沒有印刷的那種。
春聯(lián)由唐植桐寫,因為去年唐父去世的緣故,今年不貼“福”,只有兩副春聯(lián),一副貼大門、一副貼房門,而且紙是紫色。
以前的官員講究,需要守孝多少個月,民間也有類似說法,但時間不會那么長,畢竟不干活就沒飯吃,規(guī)矩重要,填飽肚子更重要。
也正是由于民間沒那么久,一般三個月后該吃吃該喝喝,該娶親娶親,所以唐植桐才敢答應(yīng)王靜文年后領(lǐng)證。
對聯(lián)是倆妹妹幫著貼的,盡管效率低了點,但小孩子非常喜歡這種參與感。
下午的時候有鄰居來找唐植桐寫對聯(lián),這種小忙,唐植桐是張不開嘴要東西的。
鄰居自帶紙張,唐植桐出筆墨,聊會天,等墨干透帶走,一般都是這么個流程。
對于有人來找唐植桐寫春聯(lián),張桂芳很高興,這說明鄰居把自己兒子當(dāng)成個文化人,這種認(rèn)同感比三瓜倆棗值錢。
其實寫對聯(lián)賺不了幾個錢,唐植桐以前有個本家哥哥,有一年臘月二十六突發(fā)奇想去集市創(chuàng)業(yè)擺攤寫對聯(lián)。
一上午下來凍成孫子不說,只賺了幾毛錢的潤筆,自那以后再也沒提創(chuàng)業(yè)的事。
唐植桐樂呵呵的忙著,傍晚時分天空飄起了雪花,這年味真的是越來越足了……
張桂芳非常尊敬自己的婆婆,用她的話說就是:婆婆待我比親媽都親。
因此張桂芳過春節(jié)的流程沿襲了婆婆的規(guī)矩,三十晚上供祖、吃炒菜,飯后熬五更,并包凌晨祭祖及第二天一早吃的白菜豆腐水餃。
說是白菜豆腐餡的水餃,其實并非純素,唐植桐印象里,如果能有油渣,奶奶也會剁碎摻上一些。
晚飯四個菜,唐植桐做的,各個有肉絲,對于唐家來說,這就是改善了生活。
每做好一個,都盛出一小碗擺在八仙桌上,八仙桌上方是唐奶奶、唐父照片,以及寫有唐爺爺名諱的牌位,其他祖輩的名諱,隨著唐爺爺去世已不可考。
唐植桐從小到大,每逢春節(jié)、中元,都是這套流程,四九城這兩個日子都沒這套,反而是清明、忌日或其他重要日子會這么做,所以在王靜文家才會想著讓王敬民端菜祭奠。
吃完晚飯,一家人圍爐夜話,沒有電視、收音機(jī),只能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宁夏|
特克斯县|
沁水县|
永顺县|
龙岩市|
清水县|
叶城县|
庆云县|
乌苏市|
沅陵县|
麻城市|
兴隆县|
长乐市|
宁陵县|
阳东县|
辽阳县|
晴隆县|
大同县|
仙游县|
沿河|
清水河县|
漠河县|
朝阳县|
乐东|
徐水县|
延庆县|
琼中|
梓潼县|
眉山市|
涡阳县|
正安县|
宜黄县|
辽宁省|
洛隆县|
锡林浩特市|
库尔勒市|
阿勒泰市|
湘潭县|
溧阳市|
田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