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唐植桐收到了兩封信和一張單據(jù),一封萬向陽的回信,一封王靜文的來信,單據(jù)是取郵寄包裹的憑證。 下午投遞完后,唐植桐坐在營業(yè)廳看信。 王靜文字跡娟秀,以“桉子哥,展信安”開頭,感謝了前幾天唐植桐對她的幫助,并說明自己身體并未發(fā)燒,請他放心。 接下來是睹物思情,從唐家院子聯(lián)想到自己的童年。 告訴唐植桐她在南泥灣的時候,自家也有小院子,種菜、養(yǎng)雞,跟小伙伴春天挖野菜、夏天抓知了、秋天杠葉梗、冬天烤土豆…… 字里行間能看出王靜文對農(nóng)村生活的適應(yīng)和認同,沒有瞧不起唐家在院子里種菜的意思。 信的最后寫到隨信寄了衣服,記得查收,并以“盼復(fù)”結(jié)尾。 萬向陽的信訴苦多一些,首先說明是因為自己隨火車押運去了外地,一來一回耽誤了時間,才沒有第一時間來信。 接著講了對工作崗位的不適應(yīng),無論是去程和返程,都要在火車到站的短暫時間內(nèi)下包、上包。 火車開動后,馬上要對新上的郵包進行分揀,然后重新打包,如此重復(fù),連個囫圇覺都睡不成。 最讓萬向陽失望的是,雖然給配了家伙,但都是些老舊淘汰的,就這還沒機會用,往返均平平安安。 安慰朋友最好的辦法就是,賣慘,加倍賣慘,讓他感覺還有比自己更不如意的。 唐植桐提筆回信,把前幾天寒潮來襲,突降暴雨一事添油加醋的描述了一番,自己如何身單力薄在暴雨中被淋成了落湯雞。 平日里自己每天頂著烈日蹬著自行車汗流浹背滿大街送信,直到精疲力盡。 并表示非常羨慕王向陽這種風(fēng)吹不到雨淋不著的工作。并在信里鼓勵他,加油好好干,干出成績提干,就不用整天往外跑了。 信的最后,唐植桐提議,等萬向陽下次回來休息的時候,可以來找自己,倆人一塊進山打獵,拜托萬向陽到時候指點一下自己biubiubiu技巧。 唐植桐暫時沒想好如何給王靜文回信,索性先把寫給萬向陽的信寄走,王靜文的等回家再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