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橫漂-《華娛之白金年代》
第(1/3)頁
1999年,秋,橫城。
橫城,這個在內地擁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影視城,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各大影視劇的拍攝。
凌晨五點半。
大智禪寺邊上的演員公會,天還沒亮透的街道,秋風瑟瑟,落葉紛飛,整個橫城只有這里依稀照有亮光,昏暗路燈下,已經守著二三十名靠坐在折疊椅等活的群眾演員。
橫城的“老公會”,有點類似于工人的勞務市場,是群眾演員自發的“人才市場”,而在橫城老公會門前蹲守,等待群頭挑選的這些群眾演員,人們喜歡稱他們為“橫漂”。
年僅二十歲的林曉光,就是眾多“橫漂”中的一員。
已經入秋,又是凌晨,天不免有些涼意,林曉光裹了裹身上的黑色外套,和其他群眾演員一樣,蹲坐在馬路邊閉目養神。
直至今日,林曉光已經快有半年沒有回家了,確切的說,他重生到這個年代,已經有兩個多月。
兩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至少可以讓他以一種很安穩的心態,去熟悉作為群眾演員的工作,然后靠著這份微薄的薪水養活自己。
獨自從南方一個小村,輾轉來到橫城,當然是想趁著年輕出來闖蕩一番,雖然,他有個常人無法理解的“奇葩”目標——當演員。
想要成為演員這個想法,林曉光在前世時就已經有了,只不過,上輩子的他,長得實在太過路人,又礙于現實的束縛,才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
誰曾想,兩個月前的某一天周末,還在大學寢室里睡懶覺的林曉光,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竟然重生在1999年的橫城,還莫名其妙地成為一個跑龍套的群眾演員。
常言道,既來之,則安之,在經歷短暫的迷惘、糾結之后,林曉光終于下定決心,選擇留在橫城,成全自己上輩子不敢追逐的理想。
林曉光之所以敢下定決心留下來,除了本身對表演的熱愛之外,還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外貌上的改變,相比前世時平平無奇的外表,重生在這個世界的林曉光,長了一張棱角分明的臉龐,烏黑深邃的眼眸,出鞘的劍眉,高挺的鼻子,乍一看,和年輕時的古天樂頗有幾分神似,老實說,這樣的一張臉,不能成為演員的話,實在太可惜了……
重生來到這個世界,除了顏值大幅度飆升以外,今生和前世最大的區別,大概就是林曉光無意中發現,自己現在居然還有一個非常好的記憶力,然而,對于一名跑龍套的群眾演員來說,記憶力再好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雖然長相出眾,但是林曉光沒有背景,也沒有伯樂,所以,半年過去了,他只撈到了幾個有臺詞的戲份。
最近兩個月,他適應了群眾演員這份工作,演過店小二,演過傷員,演過大將,演過要飯的難民,還演過高檔會所的背景貴賓……酸甜苦辣的滋味皆有,不過還好,他天性樂觀,懂得如何苦中作樂,也在這過程中,對表演產生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
天邊正泛起魚肚白,一陣冷風吹過,寒風中,林曉光嘴里呼出的氣,立即化成一縷白色的輕煙,在眼前飄過,林曉光用力搓了搓手掌,好讓自己感覺暖和一些。
就在這時,一輛劇組專用車疾馳而過,停在了公會門口,原本寧靜的公會馬路,一下子變得熱鬧、喧嘩起來。
“來來來,都給我站好了!”
車門打開,伴隨著一聲趾高氣揚的吆喝,從車上躍下來的,是一位拿著記事簿的高大胖子,這胖子名叫肥龍,是《小李飛刀》劇組的群頭,專門到公會替劇組挑選群眾演員。
片刻間,在公會門口堆積的群眾演員們,紛紛小跑圍到肥龍跟前,擠來擠去,人群中發出了一陣騷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闻喜县|
诸暨市|
桃江县|
稷山县|
丰原市|
鞍山市|
贵南县|
会东县|
南充市|
南雄市|
瑞昌市|
金平|
普定县|
东城区|
筠连县|
阜宁县|
安乡县|
佛坪县|
襄城县|
石嘴山市|
宝鸡市|
恩施市|
延寿县|
彭州市|
南皮县|
湘潭县|
兴宁市|
南和县|
泾川县|
余姚市|
齐河县|
萨嘎县|
翁牛特旗|
海南省|
黑龙江省|
隆子县|
日喀则市|
九龙县|
六盘水市|
通江县|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