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夜修行,陰神又凝聚幾分。 晨曦破曉,第一縷陽光照在李長青身上,他長身而起,抖落昨夜的疲憊,迎接新的一天。 洗漱之后離開院子,李長青走在大街上,看到一片蕭瑟景象,行人低頭不語,神色匆匆,沿途商鋪都關門了,大街上一地灰塵也沒人打掃,偶爾可見軍隊奔跑,神情緊張。 可以看得出來,帝都百姓的生活徹底亂了。 大周帝國沒有那個能力解決,一切都在朝著最壞的方向前進。 當然這和李長青沒關系,他走進翰林院,看到了大家憂心忡忡也沒有說什么,鉆進自己的偏殿,安心地查閱資料。 他在找錢閣老的信息。 一個沒有修為的閣老被打入天牢,二十多位先天高手看守,足可見重視程度。 這樣的人絕不是籍籍無名。 很快李長青就找到了一些信息。 他在先帝的記錄里看到了錢閣老的信息。 錢閣老出身一個落魄的世家,年少喜歡讀書,一通百通,極為聰慧,得到了萬人夸贊。那個時候大周很重視科考,每年夏季開始,秋季結束,有無數讀書人參加。十五歲的錢閣老參加,一舉奪魁,被譽為最年輕的狀元。 他學以致用,先到地方為官,造福百姓,根據不同的情況施政,獲得一致好評,從一個小小的縣令幾經升遷,中年就主政一方,管理一洲,是人人夸贊的青天大老爺。后來他被調入帝都,成為六部官員,同時負責教導皇子們學業。 在后面幾十年里,每一位皇子公主都接受他的教導,包括現在的昏君。 直到先帝駕崩,他就成了內閣大臣,位高權重,這是一個文人能走到的極致。 但新帝登基,好大喜功,百萬大軍攻打北莽,錢閣老竭力勸說,卻惹得新帝厭煩,逐漸疏遠。 然后就是北莽草原上的慘敗,無定河邊的和親盟約,將新帝釘在恥辱柱上。 回國之后,錢閣老本以為新帝會痛定思痛,務實地處理國政,但誰想到新帝直接放手,二十年如一日地享樂,把朝政丟給宦官和溜須拍馬的小人,朝政局勢變得一塌糊涂。 錢閣老幾次三番上書,甚至不斷地求見,當面勸說,惹得新帝厭煩,怒罵他一頓,要不是看他兩朝老臣,名望很高,早就拖出去砍了。 看完這些后,李長青喃喃道:“錢閣老恐怕是傷透了心,也看清了大周帝國的覆滅無可挽救,才會支持起義軍。” “周維跟著錢閣老,應該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要是起義軍成功,那他也有一番成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