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沈青瑜詫異道:“為什么裝衣服的還分箱子和柜子?” 張敬指了下箱子:“這就和您讓屬下打聽的事有關了。據思樂苑的人說,王惠然極為愛美,衣服內隔幾個月就要全換一遍。這個箱子是就是用來換衣服的。 每隔幾個月成衣店會再送新衣服過來,王惠然也會把之前穿膩的衣服放在箱子里送出去。” “先后順序是不是錯了,不應該是先把衣服送出去,再送新衣服過來嗎?” 張敬認真道:“沒有錯的,這箱子是成衣店的,不是王惠然的。有了新衣服,成衣店就送貨上門,然后再等王惠然把不要的衣服送出去。” 沈青瑜來回翻看圖紙,希望可以從圖紙上找到可以藏身的地點。 最后只找到兩處,如果人能夠偷偷進去,那大概只會藏在床下和箱子里。 證實了屋內可以藏人,接下來的就復雜了,還要證明現場有第三個人存在才可以。 門外看守的人是六個時辰一倒,把看守王惠然的人往前倒兩班,詢問有無其他人進入,得到的答案是一樣的,那就是沒有。 也就是沒有人證能證明現場有第三人。 沈青瑜沉吟半晌,覺得可以從別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比方說就可以先從這個王惠然被殺的原因查起。 沈青瑜問道:“你沒有打聽到除了愛美,王惠然還有沒有其他引人注意的地方。” 張敬顯然是對王惠然做了一番調查的,“她全家獲罪之時,她才不到十歲,當時她母親原是想帶著她一起尋死的,但不知道怎么的,她活了下來。后來就被分配到這里來了,在鳳陽怎么也有近十年了。” “周圍人對她的評價都是話不多,人還挺好相處的。” 好相處,周圍人對她的評價也不錯,這樣的人會是因為什么原因被殺呢。 而且王惠然死時渾身赤裸,再在身體上面劃出血痕,這種舉動一定是有特殊含義蘊藏著的,只是沈青瑜暫時還猜不到罷了。 不是求財,也不是求色。 那么殺人的兇手究竟是為了什么做的這一切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