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爆發(fā)的時候,第二縱隊前線營地被完整的覆滅,沒有一個人逃掉。
發(fā)起攻擊的是被吸血后感染上喪尸病毒的第二縱隊官兵,雖然他們都注射過抗喪尸病毒藥劑,而且都注射的是系統(tǒng)兌換的藥劑,質量并沒有問題,可要對抗七級高喪尸直接注入到他們血管里的喪尸病毒,那還是沒可能的,不是抗體不起作用,而是病毒載量和等級都太高了。
喪尸的等級與它們攜帶的病毒等級是一致的,升級過程是全面的。
但七級高的病毒并不能直接產(chǎn)生七級高的喪尸,第二縱隊的官兵們被感染之后,成為的依舊是低級喪尸,但它們進化的速度比早起的初級喪尸快了很多。
先變異的第二縱隊官兵開始撕咬和吞噬自己的戰(zhàn)友,這個過程很快,快到第二縱隊后方指揮部還沒反應過來,整個前方艦隊中就已經(jīng)沒有一個活人了。
后方指揮部通過監(jiān)控確定發(fā)生了什么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進行救援的可能性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使用轟炸機編隊將這個建在湖面上的前線基地全部燒掉。
燃燒彈一批一批地投在艦船上,熊熊大火少了一個星期。
在這一個星期時間內(nèi),所有克拉地峽防線以南的部隊全部撤離,克拉地峽上興建的兩個公路橋和一個鐵路橋被斷開。
克拉地峽防線在余哲他們被換防之前就已經(jīng)竣工了。主體工程是拓寬原有的防護河道。連接泰國灣和安達曼海的克拉地峽防御河道在設計之初就不是為通航而建的運河,其功能只是為了阻擋喪尸,所以河道水深有限。擴建也是基于同樣的目的,故而以拓寬為主要目的,深度并沒有多大改變,反正引入的是海水,不用擔心枯水期的問題。
換防前,克拉地峽是第一縱隊城防安保大隊前進中隊的防區(q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