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野心-《風鬼傳說》
第(2/3)頁
上官秀擺擺手,說道:“不用著急,我們先看看其它各城的反應如何。”
以上官秀為首的金川軍在進入漳水縣之后,都沒用上半個月的時間,先是輕取德興城,后又一舉滅掉飛花閣叛軍,拿下晉城,連取兩座城邑,威名大振,聲勢如虹。
金川軍在晉城修整了兩天,而后留下一個營的兵力駐守,其余將士跟隨上官秀去到德興城,安撫德興民眾。上官秀沒有處罰德興軍投靠叛軍之過,還將他們收入金川軍,這個做法讓德興的百姓們對他感恩戴德,另外,上官秀是高舉著朝廷旗號的,而貞西百姓們的心里也都是很擁護朝廷的,這兩點原因讓金川軍進入德興城時,受到城內百姓們的夾道歡迎。
在德興,金川軍進一步吸收德興軍,并大肆的招兵買馬,從德興這里吸收過來的兵員,加上先前倒戈的德興軍,總共有接近五千之眾。
別人是越打兵力越少,而上官秀勢力則是越打兵力越多。進軍漳水縣時,金川軍有六千人,在拿下晉城和德興之后,金川軍的兵力一下子擴充到一萬余眾。
都不用金川軍出動一兵一卒,德興附近的城鎮紛紛來投。首先來投的是白碌城。白碌城的城主和城尉為了表示誠意,親自來到德興,與上官秀會面。
對白碌城的城主、城尉,上官秀以禮相待,并對其承諾,只要白碌城肯投到自己麾下,他二人的官職都不會有任何的變動。他這么說等于給白碌城的城主、城尉各吃下一顆定心丸,二人滿心歡喜,并提議由上官秀擔任漳水縣的縣守、縣尉,至于漳水縣的原縣守、縣尉,兩人占據縣城漳州,擁兵自重,對其它城邑不管不問,與叛軍無異。
白碌城開了個好頭,接下來,漳水縣的呂陽、青城、營城也相繼來投,隨著白碌城、呂陽、青城、營城紛紛投靠到上官秀的麾下,漳水一縣只剩下縣城漳州還不屬上官秀的勢力范圍。
漳州是縣城,也是漳水縣最大的城邑,城內人口二十余萬,這在整個貞西都堪稱首屈一指了。漳州城內囤積著大量漳水縣的縣軍,共兵力有一萬左右,而且在這一萬兵力中,難得的是還有三個營的騎兵。
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馬匹非常值錢,特別是戰馬,尤其昂貴,要養一支騎兵,是非常耗錢的,不過騎兵在戰場上的威力也是顯而易見,相當于現代的機械化部隊。
漳水縣的縣尉名叫秦墨,雖說現在漳水縣各城皆已投靠上官秀,但秦墨可沒有投靠上官秀的意思。他手里有上萬的兵馬,又占據著漳州這么大的一座城邑,他做城中王做得好好的,沒有理由自降身份,去轉投上官秀。
與他意見向左的是縣守劉旭。劉旭認為單憑漳州一城之地,無論如何也對抗不過上官秀勢力。現在上官秀已經占據了金川縣、北丘縣和漳水縣大部分地區做,以一城之力去對抗三個縣,又怎么可能會贏。
在私下里,劉旭有勸過秦墨,己方攜漳州投靠上官秀,以上官秀在漳水縣的所作所為,肯定不會罷黜自己和秦墨的官職,兩人還可以繼續做縣守縣尉,又何樂而不為呢?
對于劉旭的意見,秦墨不以為然,誰敢保證他們投靠上官秀后,后者一定還繼續讓他二人做漳水縣的縣守縣尉?再者說,現在他們就是漳州的土皇帝,天不管、地不管,又何必非要在自己的頭上放一個頂頭上司呢?
若是在和平時期,劉旭這位縣守的話在秦墨那里還有點分量,但現在天下大亂,誰手中掌兵,誰就說了算,秦墨是縣尉,掌管著全部的兵權,他執意不聽劉旭的勸告,后者也無可奈何。
上官秀率軍進入漳水縣的時候,本來沒有多大的野心,只想著滅掉飛花閣叛軍,為自己身負重傷的兄弟們報仇雪恨,可隨著漳水縣各城紛紛來投,這就像一股股的激流,在推著他不得不繼續往前走。
現在,上官秀的視線業已落到漳州,目前,整個漳水縣也只有漳州還在獨自為政。上官秀有派出信使,去往漳州,邀請秦墨和劉旭與自己合兵一處,共謀大業。不過信使只見到了秦墨,都沒有機會去見劉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叶城县|
余姚市|
开远市|
子洲县|
夏邑县|
全椒县|
兰坪|
龙州县|
香河县|
万年县|
寻甸|
肇州县|
罗山县|
礼泉县|
定西市|
贵溪市|
宁波市|
泰安市|
阳西县|
漳平市|
新野县|
无为县|
灵璧县|
寻乌县|
佛学|
常熟市|
清水河县|
通许县|
胶南市|
霍州市|
吉木乃县|
昂仁县|
嘉祥县|
明星|
西乌珠穆沁旗|
任丘市|
平江县|
南昌县|
福海县|
沙洋县|
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