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41章目標…亞洲優質企業 未來是全球智能化時代。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又分別是蘋果三星以及華為。 而三星電子即是擁有全部產業鏈的唯一一家廠家。 盡管他未來的市值不及蘋果一個零頭。 但相對而言,他卻是最有價值的,也是最不容易倒閉的,更是最值得鴻蒙科技效仿的。 而當下的三星電子是什么狀況。 它還是低端產品的代言詞,主要產品也是彩電為主,還沒有向高端產業轉型。 最拿得出手的也是占據全球90%市場的存儲芯片技術。 未來核心的面板產業,目前也只是吃日國淘汰的液晶殘羹剩飯。 芯片代工業務也還沒開啟! 市值也不過二三十億美金,和蘋果相當。 更主要的是金融危機當下,大韓也是受到波及最重的國家。 三星集團也在遭受索羅斯等做空集團惡意收購。 本身也遭受巨大虧損,集團更是負債超標。 此時正是需要大筆資金自救。 這個時候如果介入伸出援手,無疑于雪中送炭,所獲得的好處也不言而喻,葉凡自然不會放過如此大好機會。 除了大韓的三星,李宗全還將拜訪灣省的臺積電的一些小股東。 作為未來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此時的臺積電,還只是為硅谷打雜的二流企業,剛剛在納斯達克完成上市。 且受亞洲危機影響,上市不到三個月,股價已經跌去了一半。 而亞洲危機后續會如何,會發展多久,除了葉凡,沒人能準確預測。 如此一來對一些想要套現的股東就是一種煎熬。 畢竟上市后的股東想要通過股市套現,也需要6個月的時間,且還得上報證監會! 如此一來想要套現就只能通過大宗交易了,而這也是方舟介入的機會。 只不過考慮到未來一些政治原因。 不管是三星還是臺積電,葉凡都只是將他們作為遠期的價值投資,和投資蘋果的屬性是類同。 也是因此,李宗全接下來的灣省之行,還將代替葉凡拜訪一些老前輩。 其中就有未來赫赫有名的張汝京…… 一位立志要為華夏建立一流芯片代工廠的愛國科學家,也是未來中芯國際的創始人。 之所以拜訪也是未雨綢繆。 葉凡對芯片可是一直心心念念,一直有所規劃。 而芯片想要發展,是需要很多方面的合力。 芯片代工廠就是最主要的一個關鍵。 沒有芯片代工廠為之代工,那芯片設計再牛逼,也只是圖紙而已,未來的華為不就是如此嗎? 中芯國際作為未來國內一流的芯片代工廠,在國際水平雖然只算低端,但也一直都是前五的存在。 更是經過多年的兢兢業業,將國內的落后芯片領域從20年縮短到5年 而這也和張汝京各種忍辱負重有關系。 如果沒有這些內憂外患,有的整個內地市場做依托,那和灣省的臺積電一較高下還是有可能的。 這其中外患先放一邊,但內憂卻很好解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