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現在都在考慮提前建設太陽能發電站來緩解能源缺乏的問題。 一斤小麥要賣一百元才勉強能覆蓋成本!接下來要做的事還有很多,推廣擴大還是算了吧!” 廠房的建設是國家經手的,廠里的工人,一年的人力成本,也可以算出來,林希說小麥一斤賣一百塊元人民幣才能回本,王維并沒有認為這是夸大之話,甚至他認為林希把成本設想的低了。 一斤小麥賣一百五或者兩百元,工廠的生產成本才能覆蓋。 接下來王維再沒有多說什么,他是掐著收割的點來的,林希沒有再理會王維,而是安排起小麥的收割與處理。 楊曉莉混在人群里,一起觀看一號廠房里的小麥要用什么樣的方式收割。她本以為公司會讓他們用手工的方式收割小麥,卻看到了令她再次震驚的場面。 類似于滑動龍門架一樣的收割器,它配備的機械臂,輕松的劃過麥行的根部,倒下的小麥滑入傳送帶,被輸送到培養架下方的通道里。 這還沒完,培養架上的小麥收割完后,機械臂抓起培養槽,繼續翻轉,里面的培養基帶著小麥的根部,同樣落入下方的通道里。 下方的通道直連三號廠房,小麥將在那里被處理。 35畝的小麥,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全被收割完畢。 “走吧,我們去三號廠房參觀!”林希拉了拉還要看龍門架機器人給培養槽里放培養基,添加營養液過程的王維,示意他去三號廠房。 有通勤車,林希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三號廠房。 此時的三號廠房內,相關設備已經啟動,從一號廠房時傳送過來的帶穗麥桿,被傳送到脫粒器,出來的麥粒已經烘干,完全可以馬上儲存,或者進行下一步的加工,比如各種規格的面粉,甚至還有麥芽油。 麥桿則與培養基里面的麥茬,先被粉碎,接著放入發酵罐,進行發酵。發酵后的產物,可以做為培養基,和營養液的成份。 至于最后剩下的殘渣,可以做成生物肥料,混合鉀,磷等元素,效果不要太好。 這種肥料工廠用不上,因為它的效果比不上特制的營養液,也支撐不起快速生長的小麥所需的能量。 整個過程中,一點多余的東西都沒有被剩下。 至此,楊曉莉他們才算是見識到工業化種植糧食的整個過程,著實讓他們的眼界得到了開闊。現在,沒有人再在意工廠周圍惡劣的環境了,這點困難在必將史上留名的榮耀下,算得了什么? 留下幾個人查看著設備的狀態,其他人則回到了一號廠房,那里新一批的小麥種子已經開始種下,他們又要重復上個月的工作,記錄小麥生長的各項數據。 新一茬的小麥,很多參數進行了微調,包括種子的優化。四號廠房是林希的實驗室,里面當然有種子的優化實驗室,提供優良的種子當然沒有問題。 王維跟著林希還有許南來到了林希的辦公室,這間會議室將會屬于許南,許南到來以后,公司的日常事務林希將如南市一般放手。 辦公室布置的有些女性化,但這些元素不多,不令人反感。 “說吧,你大老遠的從英倫回國,又來到西北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有可貴干!” 林希可不會客氣,他知道王維上門大概率沒好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