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屬于我的艦隊體積龐大,數量超過40億,20級文明的低級戰艦數量較多,白羽的炮灰戰艦數量就超過了8億,艦隊是展開狀態,身邊剩下的6個低級文明分別去了6個恒星系。白羽的艦隊跟著我的艦隊一起攻擊一個恒星系。 友軍的作戰比較勇猛,面對幽魂族那種不要性命的作戰方式可以進行直接對抗。我的出現上方都沒在意,友軍是知道我來增援的,系統已經進行了信息通報。敵軍則是根本不在乎,幽魂族控制的30級文明數量并不多,但是各個實力強大。幽魂族甚至會讓它們控制的30級文明在領地內繼續繁衍和發展。 3億敵艦中就有60萬堡壘級戰艦,泰坦級戰艦的數量超過3000萬,剩下的是戰列艦和巡洋艦。我對于這種用數量堆砌的戰斗沒有任何好辦法。一艘小型飛船摧毀大量戰艦的情況并不少見,但那是戰艦等級差距過大造成的。 如果一艘小型戰艦想要摧毀一艘大型戰艦,彈藥存量和能量儲備就是大問題,如果憑借自身的裝甲去沖撞,那么也不過是一顆子彈打一件衣服。攻擊者只能看到一個單孔。 如果運氣不好撞入動力爐,那么很可能自身就會被動力爐內的熱量融化,太空戰艦是很少旬報的,文明等級越高使用的能量方法就越安全,能源的熱量就越高。 我帶著白羽的艦隊主要的原因就是需要炮灰,這樣我的戰艦數量就超過了敵人的戰艦數量。在加上友軍跟敵人相仿的戰艦數量,戰斗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我少打多習慣了,這種多打少的情況對我而言時分少見,我的艦隊發揮出了更高的效率。藍鯨級戰艦1打1的時候輕松無比,面對他的攻擊,敵方的堡壘級戰艦就像是被高壓水槍沖擊的冰塊,艦體的融化變的肉眼可見。 友軍在一側,我們在另外一側,敵艦在這種夾擊下很快就被消滅殆盡。我馬上調整艦隊開始向另外幾個恒星系移動。一路推過去,沒有任何意外發生。如此多的戰艦在恒星系內作戰恒星系內的行星早就被戰斗的余波達成了碎片。 好在戰斗的位置是系統的邊緣區域,幽魂族的攻擊強度不大,系統內的援軍數量只要足夠,勝利還是有希望的。我從雅娜的口中得知,系統跟幽魂族的作戰中,系統總是輸多贏少。 攻擊的武器并沒有太多的花樣,無非是物理打擊、能量打擊、混合打擊,更高級的戰斗武器則是通過引力子改變時間、密度、重量等物理量發動攻擊,可依然無非擺脫能量攻擊的范疇。 文明最早的攻擊手段是金屬武器,后又有火藥武器,雖是化學武器,實則也是物理打擊。發展的時間長了,有了足夠的能源,在可控高溫的輔助下,大量的高級材料誕生,能量的存儲有了提升后,文明就開始接觸能量武器,電能的合理應用使得激光武器出現,接下來的能源武器發展到了離子炮和反物質炮等高級能量應用。最近還發現了黑洞彈這樣的物理打擊武器,利用重力改變物理結構的攻擊我暫時算作物理攻擊。 我還沒有反物質武器,30級的文明確有反物質炸彈,幽魂族控制的30級文明自然也有反物質武器。在外殼的護送下,大量的反物質會瞬間釋放中和宇宙中的正物質,形成的能量釋放毀天滅地。 反物質引擎則僅次于能量核心的能量源,強度的能量源則是20級文明的主要文明,我能發展毫無瓶頸也是因為我對于魔法能量應用的天馬行空。 魔法陣本來是攻伐的武器,確被我全部按放在了戰艦上,并隨著時間的延長,我對于魔法應用的能量越來越熟練。魔法能量的應用將我的野豬兵團短時間就擴大到了現在的程度。其中的弊端則是我的野豬兵團完全沒有基礎文明,甚至沒有基礎科學,所有的領地基礎都是基于魔法陣,而對于魔法陣我最大的成就只有復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