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幫她們消滅了敵方艦隊后,我就帶著艦隊重新回到了礦區。移動基地在秦良玉她們的保護下,并沒有損失,少數敵方戰艦進入礦區也會被她們很快消滅。 艦隊補給的很順利,物資數量在緩慢增長,之前戰爭消耗的數量沒有補充的塊,對此我還是比較安心的。尋找下一個目標成了難題,我有500艘清道夫級戰艦,對手堡壘級戰艦還有4萬,炎魔那邊也消滅了一些堡壘級戰艦。 下一個目標依然是一處節點,我選擇這里是因為這個節點有3000萬敵方戰艦,主要是堡壘級戰艦的數量有500艘,正好跟清道夫相同,我準備直接消滅這里的敵方艦隊。 就和游戲一樣,當我在一次戰斗中獲得勝利后,我就會嘗試對抗更強的敵人。我在現實中也是如此,打1000萬的艦隊是完勝的情況下,我就需要對抗更多的敵人以增加效率。就算打不過,我也要進行試探性攻擊,不能一直打低級的艦隊浪費時間。我需要提高攻擊效率,我總不能沒完沒了的幫惡魔守衛它們的惡魔河系。 艦隊按照計劃出發,目標已經確認。攻擊策略采用保守的攻擊策略,主力艦隊集中于一個方向進行攻擊,清道夫級戰艦突襲消滅敵人的堡壘級戰艦。等清道夫完成攻擊后,我的在讓清道夫回援由敵方艦隊的后方發動攻擊。 正面由于敵人的戰艦數量超過我們,諾娃的艦隊會在1線,征服者在側翼,厭戰級戰艦在中間,智能人艦隊補充間隙,完成整個陣型。接下來面對的就是正面戰斗了,敵方艦隊的隊形也是混合的,其中還有幾萬艘航母存在。 龐大的載機四處亂飛,智能人艦隊的護衛艦不得不分心對抗那些載機。載機本身沒什么戰斗力,有威脅的是它們攜帶的大型彈藥。載機的速度很快也非常靈活,可以快速的突入敵人的艦隊中,對重要目標實施打擊。 護衛艦的作用在這個時候就顯示了出來,大量的載機會在接近護衛艦的時候被近距離的快速防空武器擊毀。護衛艦的快速防空武器也能擊毀導彈,必要的時候可以跟敵人的能量武器對轟。 宇宙戰爭跟行星之間的戰爭很像,都是需要一些節點作為支撐,宇宙中恒星系在河系中到處都是,但是總有一些地方恒星系較為密集,這樣的地方就具有軍事價值。用聚能法陣舉例,距離恒星較遠的時候,聚能法陣的效率是較低的。反之,靠近河系的時候聚能法陣的效率會變的很高。 恒星密集也就是表示引力相對較大,很多時候周圍會聚集更多的行星,這些行星都能很好的補充物資,也是礦產資源。河系很大,如果占領一座河系就需要將艦隊分散在河系中,設立通訊點,建立基地,肅清反抗的文明,派出巡邏艦隊。 占領方還需要準備一些常駐艦隊,如果出現意外,等待援軍是很漫長的過程,就算是河系內部各個艦隊之間的支援也會被巨大的距離所阻隔。節點的作用就顯示了出來,守備艦隊會停留在這些節點上,如果有戰斗,那么節點位置的艦隊能用最短的時間在事發的地點完成集結形成龐大的艦隊。 我要攻擊的就是這些節點,之前攻擊的節點都是末端節點,屬于最外圍的區域,敵艦的數量較少。中心的節點則會停留有大量的戰艦,越中心的位置戰艦數量越多。只有這樣占領方才能在戰爭期間完成對河系的占領。 在河系內形成一個安全的占領區,快速利用資源進行艦隊增值,以此來補充艦隊消耗。用這樣的方式可以逐漸擴大戰果,并最終完成對整個河系的占領。 防御的一方也有很多技巧,比如利用河系中的基地,不斷的騷擾入侵者的補給基地。利用正面戰場不斷的消耗敵人留在節點的艦隊,利用自己原本就有的生產體系不斷制造戰艦補充消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