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量的戰艦聚集在一片區域內作戰對于周圍的星際物質破壞是很嚴重的。大量射偏的彈藥會給周圍的天體造成毀滅性的損失。距離我們不遠的恒星系此時就混亂不堪,大量的彈藥進入了恒星系,摧毀恒星系內部不少的小行星。大量的星際塵埃正在破壞那里的類地行星。 如果只是幾百萬戰艦作戰,那么榴彈擊中小行星的記錄并不高,但是幾千萬戰艦的作戰就不同,只有幾億分之一的彈藥擊中小行星,也會造成大量的星際塵埃和隕石。 戰場在恒星系附近也是為了讓艦隊可以得到足夠的補給,對于敵人來說資源補充更為重要,需要入侵的敵人跟原住民比起來更需要資源豐富的恒星系。 反正這里的類地行星是地下世界,我也不再糾結這些附帶的問題。艦隊也不再打掃戰場,系統有清掃戰場的任務,那是因為系統需要那些占領的河系,我不需要,這里是惡魔的地盤,自然不用在意。 艦隊重新脫離戰場,快速到達集合位置,為了避免引起注意,我們依然讓艦隊集合在之前的位置。引力變化小的情況下,不是特別銘感的引力探測設備時很難發現變化的。 宇宙中到處都是變化的引力,引力探測器咬飛行的數據非常多,所以需要很大型的量子計算機才能完成分析。這種技術要求量子計算單元的協同和信息共享。計算量是真正宇宙級別的。我的偵察艦上的探測器是專門設計過的,2萬光年的直徑內可以更準確的分析出目標。 清道夫的探測距離是個意外,清道夫在水晶族的加持下,將性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水晶族跟量子計算機同步的情況下,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也成倍的增加,已經到達智能人的水平。 我想到了智能人駕駛清道夫,實際上是可行的,不過智能人都變成了元素傀儡是可以自由行動的,跟清道夫結合就要求在核心位置不能移動,等于是變相把她們禁錮了回去,這并不是她們希望的。清道夫是戰艦不是機甲,那些連接都是永久的,水晶族的水晶身體早就跟核心的各個區域融合了,這樣才能無障礙的移動。 如果變成機甲,那么清道夫的操作傳輸會成為極大的問題,延遲不說,每次起動都需要時間,平時我們有在宇宙中長時間移動,由其他生物操控極為不變,而且駕駛員離開也會造成清道夫失去戰力。沒一艘清道夫都是極為寶貴的財產,如果在失去戰力時造成損失那就不好了,而且其他生物操控也不能保證百分百的忠誠。與其猜疑不如安心的使用,沒什么國王比我更好了,我堅信這一點。 再次完成補給后,移動基地的補給只夠在補給3次了,移動基地的倉庫是有限的,在不方便開啟傳送門的時候,領地補給是極為消耗能量的。我必須找到合適的恒星系采集資源才行。我看著撤退后,敵人援軍再次到達的戰場。 每支援軍又留下了1艘堡壘級、10萬泰坦級、60萬戰列艦、90萬巡洋艦,援軍自身的戰艦數量已經變成了700萬,戰場位置的敵艦數量回到了750多萬。我看著眼前的肥肉,猶豫了一下,看了看補給還是決定在擴大一下戰果。在確認支援艦隊返回他們的駐地后,我再次發動了攻擊,用了30分鐘就消滅了所有的敵方戰艦。 然后我沒再關注對方的增援艦隊是否到達,直接就跳躍到了魅姬的領地,次數雷克頓和塔姆還在幫忙,他倆是我召喚物,我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召回,艦隊行動的時候我根本就沒考慮他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