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走出皇宮,看著巍峨的宮殿群,張燕不由地喟嘆道:“來時卻因少年帝,別后始知人中皇?!? 楊鳳詫異道:“將軍評價竟如此之高?” 張燕搖頭苦笑道:“你看京城這滿街的百姓,他們眼中有光;你想想大陽縣白波軍降卒,他們心中有希望。你再看看那滿朝文武,他們斗志昂揚。 據燕聞,當今陛下登基僅七月余,任賢用能,制白波,降黑山,遏涼賊,興并州,北方內亂幾平。這是何等功績,卻不見陛下流露半分喜色,眼中盡是對邊陲黎庶安全的憂慮。 還記得陛下向吾等介紹烏桓的情景么,他侃侃而談,簡明扼要地講述大漢和烏桓的歷史和現狀,想來他對烏桓、鮮卑的關注,超出吾等的想象。 能夠平定內亂,能讓百姓安居樂業,能讓群臣效力,這樣的皇帝,無論如何溢贊都不為過啊!最重要的是,吾等大好男兒,建功立業,當在今朝??!” 楊鳳聞言,想起最近數日的見聞,不禁點頭應和道:“將軍見微知著,鳳不如也!” 回到驛館,張燕將他對皇帝的看法,以及對戍邊的想法,向同伴推心置腹地講明后,言道:“諸位兄弟,近幾日見聞,燕深受震撼。想必諸位亦有同感。 今日燕有幸蒙陛下召見,得見陛下天顏。陛下言辭懇切,待吾等溫和真誠,視吾等如心腹。燕感念陛下仁德,愿盡心竭力,為大漢效力?!? 楊鳳亦言道:“昔日,吾等雖降朝廷,卻始終與朝廷心存隔閡,無他,蓋因那些官員、豪強和士族高高在上,視吾等如芻狗。道不同則不相為謀。今日鳳有幸目睹帝儀,方知世上真有賢明仁德君主,此非妄言。鳳亦感念陛下利民之政,愿為前驅,戍邊卻敵?!? 看著張燕和楊鳳接連表態,其他黑山軍首領終于不再沉默。 近幾日來,他們的所見、所聞,俱皆顛覆了他們對朝廷昏聵、貪腐、無能的認知。 人工孵化的神奇,讓利于民的良政,對待降卒的真誠,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讓他們意識到:歸順,使百姓少受戰亂,方為正道。 張燕、楊鳳等人離京前,華歆到驛館拜訪他們,句句不言質子之事,只談陛下重視童軍,經常親自授課。若能蒙陛下看重,脫穎而出,將來定能鵬程萬里。 同時,華歆還講述陛下登基之初,籌備禁衛,和禁衛一同訓練,至今仍然保留該習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