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張燕等人前往京城的道路上,劉協便已命人給黃琬報信,告訴他黑山軍歸順朝廷的消息,讓他審慎施為,爭取早日拿下白波軍,平定司隸校尉部。 北方戰火連綿不休,南方卻也不是死水一片。 劉協將目光看向地圖上的荊州、揚州、益州和交州。 荊州,刺史趙琰曾邀襄陽蔡瑁、中廬蒯良等地方豪強相會,起初雙方談的并不愉快。 蓋因趙琰性格剛毅、耿直,察覺到這些地方豪強野心勃勃,其害不下于朝廷想要對付的宗賊,遂不歡而散。 后朝廷將四萬白波軍歸順的捷報傳檄天下,蔡瑁、蒯良心憂朝廷速勝,籌碼減少,遂再約趙琰相會,言語中做出許多讓步,這才讓趙琰勉強同意他們的請求。 沒辦法,不妥協,趙琰面對荊州,就像渾身是刺的刺猬一樣,難以入手。 于是蒯良派人誘請數十名宗賊赴宴。酒酣之際,趙琰在黃忠的護衛下,出現在宴會大廳,歷數這些宗賊的罪行,并令黃忠將他們全部處死。 這些宗賊的部眾,震懾于黃忠的悍勇,不敢反抗,遂歸降于朝廷。 黃忠乃宛縣人,在種拂初任宛縣令時,因仰慕種暠之名,遂拜于種拂門下,被舉薦為門下督盜賊,主掌侍衛。后種拂擢任潁川太守,黃忠因不滿繼任的宛縣令貪腐,遂棄官。 去歲種拂被朝廷擢升為南陽太守后,黃忠心慕種家忠義之名,再次投效種拂,欲為國效力。 種拂知悉黃忠的忠勇,遂向朝廷舉薦其為都尉千人,俸三百石。 劉協注意到這份奏表,看到黃忠之名,心中大喜,直接擢拔其為都尉候,秩比六百石。 此次趙琰入南郡和蔡瑁、蒯良相會,種拂遂遣武藝高強的黃忠跟隨保護。 趁宗賊新死,消息尚未傳出,黃忠率手下千余人,在蔡瑁、蒯良等地方豪族的協助下,內外夾擊,很快便將南郡大多縣城收復。 在趙琰的授權下,黃忠順利整合南郡各縣的降卒,裁汰部分老弱,整頓出一支五千人的軍隊。 同時,趙琰下令招募州兵,蔡瑁、蒯良等地方豪強積極配合,既送糧又送人,很快便拉扯出一支五千人的新兵隊伍。 鑒于黃忠在數次戰斗中的英勇表現,趙琰愛才心切,遂上表為黃忠請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