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董卓拽禿了腦袋也是沒辦法。無奈之下,他只好問道:“陛下可有良策?” 劉協(xié)搖頭道:“時局如此,朕又是孩童,哪敢妄言,夸口說有良策!” 董卓又看向李儒道:“文優(yōu),可有良策?” 李儒看了眼董卓,又看了眼氣定神閑的劉協(xié),苦笑道:“積弊太深,急切之間,儒也不敢妄言。不如聽聽陛下之言吧!” 看到劉協(xié)鎮(zhèn)定自若的表現(xiàn),董卓突然意識到,他竟然不如一介孩童,真是不得不服老?。? 不過,當初也正是劉協(xié)的這番氣度,他才起意廢黜劉辯,只能說他的眼光確實不錯。 眼見董卓和李儒都看向自己,劉協(xié)面現(xiàn)難色道:“太尉可愿為漢室江山折損臉面?” 董卓臉上肌肉抖了抖,思忖利害后,悶聲悶氣地答道:“若能安我大漢江山,卓這臉面算得了什么?” 嗯,他雖然縱兵劫掠,貪財好色,名聲不好,但這面子是他自己丟的,所以他不在乎。若是別人讓他丟了面子,那就只能是刀兵相見、血濺五步了。 所以,在丟面子的問題上,他看的很透徹:有時候,只要自己主動丟,那就永遠有丟不完的面子。若是該丟不丟,那上哪去找面子。人活著,才有面子;人死了,要面子何用。 奸臣權相,看其經(jīng)歷,大多如此。所以,董卓也很干脆。 劉協(xié)思忖道:“盧植,海內(nèi)大儒、士之楷模、知兵擅政、國之楨干。朕欲以其為冀州牧,太尉可允?” 董卓自然知曉盧植的才干和名望。若非盧植跳出來反對廢帝,折了他的臉面,他也不會想要處死他。若非有人求情,也許盧植墳頭草都長起來了。 他冷笑道:“盧植反對廢帝,陛下都不計較,卓又何須討人嫌!不過,冀州牧本欲任命韓馥,若是盧植領了冀州牧,韓馥去何處?” 劉協(xié)思考半晌,終是難決。各州皆有特點,韓馥能力一般,若是強擢其為州牧,于國不利。可是,他又不想提拔三袁,作為讓步,韓馥就必須上位。 沉思片刻,他覺得還是把韓馥放在洛陽比較穩(wěn)妥。因此,他道:“索性讓他領太常卿一職吧!” 董卓想了下,韓馥原是御史中丞,秩千石。若是領太常卿職,秩中二千石,算是擢升,遂點頭表示同意。 用盧植成功替代韓馥,劉協(xié)很滿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