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到皇帝詢問“先圖什么?”李儒不由得心驚肉跳。 他何嘗不知,朝堂不靖,萬里江山怎會如畫! 而朝堂不靖的源頭,顯然是在董卓,董太尉。 莫非皇帝想要對付董太尉?可是,皇帝若想對付董太尉,又為何會告訴他呢? 李儒用猶疑不定的眼神看向皇帝劉協。 劉協見狀,略微思索,便猜到他的心思,笑道:“文優,莫非你以為朕要對付白兒的祖父董太尉不成?” 李儒驚聞此問,哪里敢搭話,只是低頭不語。 劉協用推心置腹地語氣說道:“朕能據大位,董太尉功不可沒。朕何嘗不念董太尉的恩情。董白,乃董太尉孫女,亦是朕的第一位妃子。若董妃能生子,朕必立其為太子。文優,你說朕會害董太尉么?” 這問題,李儒根本不敢回答。答了,證明他想過這個問題。而他為何會像這種問題,豈不是證明他居心叵測么! 因此他跪拜在地,伏首道:“臣不敢有此念!” 劉協嘆氣道:“若是害了董太尉,朕又有何顏面對白兒呢!” 李儒不敢抬頭,只是趴在地上裝死。 劉協再道:“朕此言,只是希望文優知曉,天下之治,首發于朝堂。若是朝堂不靖,天下自不安。天下不安,萬民維艱。民生困苦,則諸賊逆亂。你說,這天下還能經受幾次黃巾賊子之亂呢?” 小皇帝條分縷析的解釋,雖讓李儒釋然,卻也讓他驚駭當場。 十余日來,小皇帝在董卓面前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里。因此,他知道,皇帝年紀小、心眼多,頗有才智。他一直都沒有輕視過小皇帝。但小皇帝今日之言,還是讓他徹底改觀。 看著眼前的孩童,身高雖不足七尺,但卻胸藏錦繡、悲憫眾生。這讓他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歉然之意。 自他投靠董卓以來,所思所言皆以董卓利益為先,從未考慮過天下萬民,也未思及朝堂安靖。甚至明知董卓縱容手下為非作惡,亦從未諫言,只是裝作視作不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