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荀攸想向皇帝進言,只是這后宮之事,他一個小小的秩六百石,少府屬官,是無權置喙的。 看了眼荀彧,他發現族叔面無異色,便想回頭向其請教,究竟有什么關竅是他所不知道的。 劉協見荀彧叔侄二人看完帛書,也不置評,遂謙虛道:“粗鄙之作,難登大雅之堂,讓荀令和荀侍郎見笑了!” 剛說完,他便有些后悔了?;实蹖懙臇|西,讓大臣來評,本就是為難人。況且他可不是十全老人,沒有那么下作。 因此,他搖頭笑道:“情之一字,直教人生死相許。朕的詩,也只是有所感懷,抒發情意罷了。朕自不該為難荀令和荀侍郎。 荀侍郎乃謀國之臣,朕與荀令曾有所謀劃,荀令可告知荀侍郎相關細節。同時,希望二位能夠多和河南尹朱儁、京兆尹蓋勛、左將軍皇甫嵩往來?!? 劉協的印象中,今年二月,王國率兵圍攻陳倉。后左將軍皇甫嵩率兩萬兵大破王國的部眾,斬殺一萬多首級。 韓遂等人共同廢除王國,脅迫涼州名士閻忠擔任首領,閻忠憤恨病死,韓遂等人爭權奪利,互相攻殺。 張則,人稱臥虎,靈帝死前,張則任涼州刺史。此時韓遂、馬超等人勢力逐漸衰弱,劉協欲讓張則募兵、練兵,以鎮壓叛亂,平定西涼。希望張則不負臥虎之名吧! 想到這里,他看向荀攸道:“荀侍郎,朕欲派你去涼州拜會刺史張則,你可愿意?” 荀攸聞言,有些不明所以。 剛才,劉協還讓他和族叔荀彧多與河南尹朱儁、京兆尹蓋勛、左將軍皇甫嵩往來,不料卻突然提及不相干的涼州,他疑惑地看向劉協。 劉協早有準備地攤開一份地圖道:“左將軍皇甫嵩三萬兵馬駐扶風郡,以防西涼叛軍。若西涼安定,三萬大軍就不必固守扶風。同時京兆尹蓋勛亦有一萬兵,兩軍若是進逼洛陽,董卓將何以自處?” 董卓原有兵馬三萬,其以五千兵進洛陽,后吞并何大將軍、丁原等兵馬,現洛陽附近約五萬余人馬(尚未兼并皇甫嵩和蓋勛的兵馬)。 三人都相信皇甫嵩領軍的能力和水平,以四萬克五萬,兵力并非特別懸殊。 劉協看到荀彧和荀攸皆有所悟,又道:“涼州勾連西域長史府和司隸校尉部,位置至關重要。因此,須盡早著手,趁著叛軍新敗,內生紛爭,正是勢弱之時,廓清匪亂。 馬騰,伏波將軍馬援的后代,曾任軍司馬,涼州刺史耿鄙被殺后,馬騰與王國、韓遂等在涼州共同謀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