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中郎將徐榮,先敗曹操和鮑信,后又敗孫堅,兩戰皆勝,足以證明他騎戰之精,頗有名將之姿。可惜胡軫誤他,讓他沒能再創輝煌。此將不錯。 中郎將呂布,他這一生,既有典故,又有梗料,熱度很高。只是他的戰力忽高忽低,讓人無從捉摸。但是他的性格缺陷,注定了他只能作為備選,亦可起到魚目混珠之奇效。 雖然劉協親近呂珺,但在未能壓制董卓之前,他不愿、也不敢重用呂布。不過,若是能跟他學習方天戟技和精妙的騎射,劉協倒不拒絕。 至于董卓麾下其他校尉級的將領,李傕、郭汜均頗有戰力,徐榮都無法與之抗衡。但李傕、郭汜等人好縱兵劫掠,屠殺百姓、掠奪財貨,乃是毒彈型兵種,慎用也。 然而毒士賈詡這位大神級人物,劉協卻不愿錯過。 哪怕在他的記憶中,這位毒士曾出毒計兵禍長安,造成百姓死亡無數。至于王允喪命、呂布逃命,也顯得微不足道。所以,他要去救贖這位“毒士”,讓他毒人而非毒己。 至于張遼、高順二人,名聲尚不顯。張遼、高順俱為丁原手下兵將,被丁原舉薦給大將軍何進。何進死后,張遼、高順便跟隨了董卓。 至于張遼和高順的戰力,劉協認為:水很深,懂的都懂,不懂就不先懵懂會吧。 盤算完董卓手下的將領,劉協將目光鎖定在了賈詡、張遼和高順三人身上。此時這三人聲名不彰,求取的難度應該不大。 不過,若想取信于董卓,六大中郎將必然要選擇一位。至于是徐榮,還是段煨,無論哪一個,都符合劉協的預期。若能求取兩位,也不是不可以,估計董卓鐵定不樂意。 正所謂:我謀你智士名將,你卻想端鍋砸灶。鹿死誰手,就看誰的手段高明了。 回到寢殿,劉協拿起書卻想念荀彧了。和才學智士相交,真的比開卷有益。 日后,若是朝堂盡是諸葛、荀彧、賈詡、郭嘉、法正等等治國良才,他何愁不能政通人和; 若是朝堂俱是周瑜、關羽、趙云、張遼、黃忠等等伐戰將帥,他何愁四邊不靖;漢室再興,將指日可待。 只可惜,國衰而群雄現,世亂而豪杰出,謀臣擇明主,隱士居山林,城頭變幻大王旗,忠奸難辨故人心。人生百態,俱在此矣。 申時,校場。軍旗獵獵,兵士赳赳,秋風肅肅,滿是蕭殺,間或有幾聲駿馬的嘶鳴聲。 董卓陪著皇帝劉協高坐點將臺,看著下面雄武的軍威,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