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同時陳德容也對周彥在內地文學圈的地位有了一些好奇,她之前沒有看過周彥的作品,覺得周彥就是那種寫過幾篇文章的普通作家。
現在看來,她之前的想法并不太對。
其實周彥的文學圈的位置很特殊,跟余樺、史鐵笙這類頂尖作家肯定不能比,畢竟他產出少,這么些年,也就前兩年發表了幾篇作品。
但是相較于一般作家,他的名氣又很高,而這部份名氣一方面來自于他的音樂家以及導演身份,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的作品改編很成功。
周彥有兩部改編成了電影,一部是長安制片廠制作的《清水里的刀子》,那部電影名氣要弱很多,票房一般,沒有拿到國際上的大獎,但是業內評價還不錯,而且還拿了一些國內的獎項。
另一部就是《樹洞》,這部電影非常成功,吳子牛也憑借這部電影拿到了柏林電影節最佳評審團大獎。
也因為拿了獎,所以票房表現不差,版權也賣得很好,現在還時常會有電視臺播放這部電影。
從影視改編的角度來看,周彥已經超過了大部分的作家。
在周彥眾多擁躉里面,有一部分就是他的讀者,這些讀者一直都在惋惜周彥這幾年沒有新作發表。
不管是《燕京文學》還是《花城》,現在都還能收到寄給“周產”的信,讀者們希望周彥能夠再發表一些作品,不要浪費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
他們認為,周彥在文學上,還能有更好的發展。
華揚偶爾也會打電話給周彥,詢問周彥是否有發表新作的打算。
這幾年華揚在《燕京文學》發展的不錯,已經榮升組的組長了。
華揚當年來找周彥要稿子的時候,其實是看到周彥抽屜里面還有其他稿子的,所以他才會一直給周彥打電話,因為他知道,周彥只要愿意,完全可以從抽屜里面拿出稿子來發表。
……
幾人聊了一會兒,到了飯點,就一起去吃飯了。
等到晚飯結束,余樺推著史鐵笙離開,王祖賢跟陳德容則跟著周彥又回到了周彥的辦公室。
陳德容在辦公室的書架面前站著,上下打量著上面的書,好奇道,“剛才那兩位作家的書,這里有么?”
周彥還沒說話,王祖賢就走了過去,從上面取出一本《活著》,又取出一本《我與地壇》,“這本是余大哥的,這本是鐵笙大哥的。”
“哪本好看?”陳德容問道。
王祖賢笑了笑,“這我可沒辦法回答你,每個人的審美是不一樣的。”
陳德容忍不住撇撇嘴,“跟作家談戀愛,說話風格都慢慢不一樣了,你喜歡哪本?”
見陳德容刨根問底,王祖賢想了想說,“我心情好的時候,更喜歡《活著》,心情不好的時候,更喜歡《我與地壇》。”
陳德容又轉頭問周彥,“姐夫,你呢?”
周彥抬頭笑道,“《活著》更幽默一點。”
“我猜也是。”陳德容揚起下巴,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那位余樺大哥給人的感覺就更幽默,聽他說話特別有意思。”
看著一臉自信的陳德容,王祖賢緊緊抿著嘴巴,忍著不笑出來。
最終她憋出了一句,“你猜的沒錯。”
“那我先看這個。”
陳德容把《我與地壇》放下,抱著《活著》走到沙發上坐下。
王祖賢詫異道,“你要在這里看書?”
“嗯,我在這里看一會兒,不會打擾姐夫工作的。”
周彥擺擺手,笑道,“沒事,讓她在這看吧。”
王祖賢無奈道,“好吧,我也找本書看。”
隨后她抬頭在書架上找了起來,很快找到了一本《紅巖》,她之所以會選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就放在第一層的最右邊,而且書中間還夾著書簽。
通常這個位置放的書,都是周彥最近看的。
她也沒有什么特別想看的書,就選擇看看周彥最近在看的書。
陳德容有句話說的沒錯,跟作家談戀愛就是會更關注文學圈的事情,她也是跟周彥在一起之后才漸漸開始看書的。
見兩個女孩子認真看書,周彥也沒有去管她們,把注意力放在了手上的分鏡稿上,距離電影開機不剩多少時間,分鏡稿卻還沒有全部完成。
不過周彥倒也不急,對他來說,畫分鏡稿只不過是機械、耗時的工作,肯定能夠在他的計劃時間中完成。
周彥原本以為,兩個女孩子要么會安安靜靜地認真看書,要么會看不下去直接把書放下。
在他想來,后面一種情況更有可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