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在廠里面對陳志谷有意見的導演不少,多滕文季一個也沒什么所謂。
想了想,陳志谷說道,“既然如此,我會跟滕導說明的,周彥啊,我可是真心希望你好,也希望《第六感》能拍好?!?
周彥知道陳志谷想表達什么,他笑瞇瞇地說道,“陳廠長,我們當然也希望燕京廠一直都好,以后合作機會還多著呢,前些天我跟學長還聊了,聽說他自己寫了個劇本,我還挺感興趣的。”
“是嘛,那是好事情啊,我也希望年輕人能多點機會。”
“回頭有時間,我再跟學長聊聊?!?
“李宏的事情你就別操心了,就當我今天沒跟你提過這茬?!?
“那就麻煩陳廠長了。”
陳志谷想了想,又問周彥,“你跟滕導之前在長安廠的時候應該沒怎么接觸吧?”
周彥笑了笑,他知道陳志谷想問他跟滕文季到底有什么過節。
要說過節,真算不上,也就是周彥之前得罪過他學生李杰漢。
要說使絆子的話,滕文季其實也沒有搞多大的動作,都是一些上不得臺面的小動作。
不過周彥也不意外,別的不說,光是一個燕京廠,狗屁倒灶的事情就一堆,文學部、導演部,什么樣成色的人都有。
圈子里面都是子弟兵,各種攀關系、勾心斗角,上不得臺面的手段層出不窮。
陳志谷在廠里面看著挺有權威,但事實上底下也是一堆人不服,之前周彥就聽過某位女導演抱怨過,說陳志谷喜歡用溜須拍馬的人,不重用真正有才能的人。
溜須拍馬的人指的是夏剛,有傳言說夏剛讓他老婆寫文章拍陳志谷馬屁,所以陳志谷才給夏剛那么多拍攝權。
夏剛老婆確實寫過文章給陳志谷歌功頌德,但要說陳志谷給夏剛拍攝權是因為那個文章,倒也未必,夏剛確實還是有才華的,而且夏剛跟陳志谷關系也不錯,陳志谷來燕京廠也沒別的熟人,自然要用夏剛。
但是不管怎么樣,這也是不服陳志谷的人攻擊陳志谷的點。
還有一次,廠里面的老編輯蘇樹陽得罪了導演部的一個導演,那導演大中午在食堂,直接指著蘇樹陽鼻子說他跟文學部另一個女編輯亂搞男女關系。
當時周彥就在現場,蘇樹陽還沒有反駁,大有可能確有其事。
滕文季還想著用單位里面那些手段來對付周彥,顯然是不夠用的,周彥也不會受到什么影響,不過滕文季如果老是想著找麻煩,周彥感覺也挺煩的。
周彥沒有回答陳志谷的問題,而是笑著問道,“陳廠長,滕導的新電影立項了么?”
“還沒有,現在只是口頭上跟我提了一下。”陳志谷說道。
“現在立項好批么?”周彥問道。
滕文季新電影的立項,陳志谷原本就是打算批的,不過聽周彥這么問,他就笑道,“也看情況,畢竟指標就那么多,同期如果有其他好項目,他這個項目就要往后放一放?!?
周彥點點頭,“我是想近期幫助路學長拍他的新電影,但是又怕立項不好批?!?
陳志谷老江湖了,自然知道周彥的意思,他笑呵呵地說道,“嗐,最終不還是看項目有沒有優勢嘛,我們廠,不以資歷論英雄,如果路學長的項目有優勢,那過批的優先級自然是高于其他人的?!?
“我明白了。”
……
掛了電話之后,周彥思慮片刻,他決定這兩天再去找路學長好好聊聊路學長自己寫的那個劇本《長大成人》,如果可以的話,周彥計劃帶著湯臣去投拍《長大成人》,把滕文季的《香香鬧油坊》的立項給擠掉。
按照燕京廠現在的情況,如果滕文季這個立項被擠掉,后面一兩年恐怕都沒有辦法拍新電影。
就算最后擠不掉滕文季的項目,也至少能把他這個項目往后拖個半年以上。
周彥又畫了一會兒《第六感》的故事板,張有安來了。
雖然張有安是周彥的經紀人,但是兩人見面的次數很少,平時基本上都是靠電話聯系,而且大部分時候,也都是生活助理姜霞跟張有安聯系。
坐下之后,張有安拿出一張表來。
“這是我最近篩選出來的幾個采訪邀請,內地的,臺島的,香江的都有,如果你想要接受采訪的話,我建議你從這里面選?!?
周彥拿過表格看了看,都是些知名的媒體,電視臺、雜志社跟報社都有,這些邀請里面也不都是普通的采訪,還有些是綜藝的邀請,其中就包括《邊走邊談》的返場。
去年年底周彥再次去臺島,見到了林佑威,但是當時時間太緊了,根本抽不出時間去錄他們的節目,不過林佑威也不放棄,隔段時間就跟張有安發出邀請。
周彥在里面看到了金陵電視臺,笑著說道,“金陵電視臺比其他幾個熱度差多了吧?”
“金陵電視臺的熱度肯定比不過其他的,但畢竟是你家鄉的電視臺嘛,錄他們的節目,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如果我接受金陵電視臺的采訪,還需要回金陵么?”
“倒也不是,他們可以派人來燕京,這要看你自己的選擇……這里的邀請,基本上都能到燕京來,還有這個。”
張有安又從公文包里面掏出一張紙來,這張紙上半部份是霓虹語,下半部分是中文。
“這是?”
“朝日電視臺發來的,他們有一檔節目想要采訪你。《神秘·國度》在霓虹銷量已經二十幾萬了,所以他們也想拿到你在霓虹的首次亮相?!?
周思慮片刻,說道,“露露臉也行,你看著安排吧,不要超過三個。”
“嗯,我是這樣想的,既然要接受采訪,那干脆就讓他們六月份過來,到時候《第六感》快開始拍了,順道可以宣傳一下新電影,一舉兩得?!?
“可以,時間你看著安排,確定好了跟我說就行?!?
“好的?!?
說完了采訪的事情,張有安把名單收起來,說起了音樂會的事情,“按照現在的情況,年底在霓虹開音樂會這事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了。不過我認為,這次音樂會咱們要改一個主題。”
之前他們的音樂會主題就是“鋼琴少年”,既是第一張音樂專輯的名字,又是他們樂團的名字。
現在周彥已經發了第二張專輯,表演節目單跟第一次肯定也會有很大不同,所以張有安認為應該要改一個主題。
“你覺得應該改成什么樣的主題?”周彥問道。
“改成‘太古遺音’,然后增加音樂會里面民族樂器的使用,這樣一來,音樂會的主題性更強,而且對霓虹的樂迷們吸引力也更大?!?
周彥點點頭,張有安這個提議還是靠譜的,也算是“投其所好”了,從這次的《神秘·國度》銷量就能看出來,霓虹的聽眾是真喜歡這一類音樂。
還有張有安提議增加民族樂器的使用,也讓周彥想起了后來在霓虹比較火的一個中國樂團——十二女子樂團。
這個樂團是由十二個女子樂手組成,她們主要是將中國傳統的樂器組合跟現代流行音樂表演形式結合起來。
而她們之所以能夠那么受歡迎,也是因為表演形式比較新穎,之前沒有人這么干。
特別是霓虹的聽眾,非常喜歡這種表演形式。
可惜這個樂團缺少自己的作品,生命力不夠長久。
“提議不錯,不過東方遺音這個主題是不是太大了點?”
這個主題名字不僅僅是大,而且還有點借之前“找到古譜”熱度的感覺。
“我覺得這個名字挺好的,非常鮮明,觀眾一看到這個名字就知道音樂會的主題是什么,咱們也不要有心理負擔,用咱們民族樂器演奏出來的曲子,那不就是東方遺音么?”
聽張有安這么說,周彥也沒再糾結,他點頭道,“這樣的話,后面我再把節目單調整一下。”
“對,節目單要盡可能地契合主題?!睆堄邪蚕肓讼耄终f,“有些曲子,其實改成民族樂器來演奏,也是別有一番風味,不一定要局限于《故宮的記憶》這些曲子。比如《永遠同在》,改成民樂版應該也是很不錯的?!?
“確實如此。”
周彥笑著點頭,“這首曲子很適合改成民樂版來演奏,也不用太復雜,二胡、竹笛、古箏三重奏就行。想要更加豐富的話,再添一點其他樂器輔助,或者在這三個樂器上下功夫,比如二胡,可以分到三個聲部……”
張有安笑著擺手,“你跟我講的太細致,我也不太懂,只要能改成民樂版就行了,這樣一來,也不用新增加曲子,你也能輕松一點。對了,還有《夏天》能不能改成民樂版?”
“也能,不過很容易改成《秋天》或者《冬天》,如果加上嗩吶的話,說不定能變成《看不到明天》?!?
“呃……還是改的歡樂點比較好?!?
張有安之所以會提到《永遠同在》跟《夏天》這兩首曲子,是因為這兩首曲子都比較解壓,霓虹因為經濟危機,社會比較頹靡,這類解壓的曲子也很容易受到民眾的歡迎。
事實上,《鋼琴少年》這張專輯里面,最受歡迎的也是這兩首曲子。
“行,沒問題,我把它改的歡快點。”
“好,那我就去跟霓虹那邊聯系一下,年底去霓虹,爭取做個六七場,不然回不了本啊,當然,票也要賣貴點?!?
去年年底在香江跟臺島開的四場音樂會,票價相對比較親民,也是因為當時確實名氣還不夠。
現在情況不同了,周彥兩張專輯加起來在霓虹已經賣出去了四十多萬張,現在平均每天都有一萬張周彥的專輯出貨,照現在這個情況,單是《神秘·國度》這一個專輯就能在霓虹賣出超過一百萬張。
就這銷量,周彥年底在霓虹開音樂會,賣幾場票不是輕飄飄的么?
到時候再抽個空,來個簽售會,一邊開音樂會,一邊還能賣專輯,狠狠地賺霓虹人口袋里的鈔票。
……
第二天周彥去找了路學長,問他要來了《長大成人》的劇本,然后又跟徐風說了這個事情,徐風讓他把劇本送過去給她看看,如果可以的話,湯臣可以幫路學長來拍。
周彥就讓姜霞復印了一份《長大成人》的劇本,給徐風送了過去。
之后的幾天,周彥都在學校,一邊處理學校的事情,一邊改《永遠同在》跟《夏天》的譜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