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再加上樂手們上臺跟下臺消耗的時間,通常一個學生的表演應該能在六七分鐘之內結束。
但是今天因為施萬春跟吳祖強在,上臺表演的學生們都格外小心,他們在搬座椅、樂器的時候就小心翼翼,搬好了之后,又不停地調整方位,生怕因為布局影響到演奏效果。
表演結束之后,學生們又會非常莊重地跟臺下致謝。
如此一來,原本六七分鐘能夠結束的表演,硬生生地被他們拖到快十分鐘。
88級作曲專業(yè)加上留級下來的周彥,總共十七個人,一個人十分鐘,就要一百七十分鐘,加上中間一些休息時間,大概三個小時出頭。
前面十六個同學表演結束的時候,已經過十二點了。
其他組在上臺的時候,還是比較簡單的,因為最多也就幾個樂器,而且基本上都是些常規(guī)樂器,樂手們拿著就上去了,架設起來也方便。
但是到周彥這兒就大不相同了,嘩啦啦一下子上了二十多號人,樂器種類比一般的多篇章交響樂用的都多,弓弦組基本上已經齊了,打擊樂里面除了尋常的幾種鼓,還加了管鐘這這類相對少見的樂器。
這么多人,這么多樂器,光是排兵布陣就要花費不少時間。
剛表演結束走下舞臺的許可朗,這會兒手心里面的汗都還沒有干,就被臺上的場面嚇了一跳。
驚到他的不僅僅是樂器的數(shù)量,還有樂手的陣容。
周彥自己就不說了,雖然不是笛子專業(yè),但是他的竹笛在學院里面還是比較有名氣的,特別是前年冬天周彥上臺演奏自己的學期新作品《暗香浮動》,那是好一通炫技。
當時周彥作品展出的時候,許可朗也在現(xiàn)場,所以他對周彥的竹笛印象很深。
小提琴是于然,鋼琴是張新寧師姐,中提琴是黃甘師兄,敲鐘的是跟他們同級的梁東……整個演奏團,過半都是學校里面的知名人物。
等到所有樂手都就位之后,一個西裝革履,頭發(fā)梳的一絲不茍的男生拿著指揮棒走上了舞臺。
看到這個男生,許可朗摸了摸額頭,在心中大呼:這陣容,讓他們怎么比?
上臺的這位,是指揮系的俞鋒,他同樣也是學校的風云人物。
甚至從“風云度”上來說,他還要強于賈國屏跟周彥。
俞鋒是85指揮系的師兄,而他在88年的時候就因為成績優(yōu)異,提前一年本科畢業(yè),并且被保送研究生。
今年是俞鋒研究生在讀的最后一年,同時他也已經確定留校任教,下學期他就會去指揮系任主科老師。
此刻其他88級作曲系的學生,想法也跟許可朗一樣,他們的陣容跟周彥這個陣容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
這個陣容讓今天的演出看起來像是分為了兩個部分,其他同學的作品展示以及周彥的作品展示。
他們都知道好的樂手對演出的作用,即便是同一首曲子,換成這些人來演奏,那差距也是巨大的。
不要小看這些優(yōu)秀學生,他們的專業(yè)水平就是比普通學生要高。
當然了,許可朗他們也沒想過要跟周彥比,在他們眼中,周彥就不能算是他們同學。
周彥四月份進入他們班,過去的這兩個月里面,很多時候周彥都充當著老師的角色,對周彥,他們心中充滿了尊敬跟感激。
88級作曲其實非常慘,因為他們可以說是作曲系這幾屆中最不起眼的一屆了。
在他們的前頭,87級有賈國屏周彥這樣的風云師兄,在他們的后面,又出現(xiàn)了郝維亞這樣的后起之秀,而他們這一屆卻沒有一個突出的學生。
主要是李冰洋太過不負責任,大大影響了他們這一屆的教學。
對88作曲的這些學生而言,周彥的到來無疑是一束光,把他們原本漸漸灰暗的學習道路給照亮了。
這兩個月里面,88級作曲的學生們學習熱情空前高漲,課業(yè)水平也都有所提升,特別是班里面年紀最小的許可朗,這段時間他的課業(yè)水平用突飛猛進來形容都不為過。
許可朗他們也都帶著期盼的眼神看著臺上,周彥師兄今天的這場演出,也是給他們88作曲系長臉了。
以后其他系的學生,再談論到作曲系時,也不至于略過他們88級。
而此時,本場演出的主角周彥,卻隱藏在樂團之中,并不醒目。
鋼琴在側,弓弦組靠前,周彥混在木管組里面,如果不仔細看,都找不到他人。
其實周彥原本也想過自己充任指揮的,但是當他得知賈國屏能找到俞峰之后,就果斷放棄了這個想法。
他的指揮水平,跟俞峰這個指揮系名人自然是不能比的,倒不如讓出指揮棒,好好吹他的笛子。
事實證明,他的這個決定是完全正確的。
自從俞鋒答應擔任《故宮的記憶》的指揮之后,就第一時間找到周彥討論總譜,然后周彥就被俞鋒的讀譜能力給驚到了,他能夠快速且準確地用眼睛從總譜中“聽”出二十多種樂器的音響效果。
讀譜能力周彥當然也有,但是跟俞鋒比還是有差距。
跟周彥探討完之后,俞鋒就開始從排練的角度研究總譜,找出每一個聲部旋律線條的行進方向,解析每個段落的和聲氣氛以及配器色彩。
最主要是全曲的基本情緒設計,哪里應該緊張,哪里又需要松弛,什么地方該遞進朝向高潮……這些排練的東西,基本都是俞鋒在掌握。
可以說,俞鋒就是在對《故宮的記憶》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
最讓周彥意外的是,俞鋒為了更好地理解《故宮的記憶》這一首曲子,竟然把周彥過去所作的曲子都看了一遍,試圖通過周彥以前的作品來了解周彥創(chuàng)作《故宮的記憶》時的動機跟情緒。
周彥本想告訴俞鋒這樣沒用,因為曲子壓根就不是一個人寫的,不過俞鋒在研究完周彥的前作之后,表示從中感受到了周彥在音樂創(chuàng)新上的膽魄,并在指揮的策劃中充分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
等到所有人都準備好之后,俞鋒雙手抬到胸前的高度,做了一個準備拍手勢,緊接著是預備拍以及起拍,等到起拍手勢完成,音樂聲隨之響起。
樂曲開始,先是一道洪亮的鐘聲蹦出,隨后弦樂組跟鋼琴一起進場。
沒錯,周彥并沒有采用《故宮的記憶》原本的編排,還搞什么獨奏引路,而是先聲奪人,直接將氣勢恢弘的第二段給放到了最前面。
等于是俞鋒一上來就用指揮棒把故宮大門給推開了,向聽眾們展示里面巍峨的宮殿。
臺下原本面無表情的吳祖強,忽然來了精神。
他在臺下坐了三個多小時,雖然88級作曲的其他學生表現(xiàn)也挺不錯的,但畢竟才三年級,作品很難有什么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但是周彥的這首曲子,第一道鐘聲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周彥的名字,吳祖強聽過很多次,作曲系的學生就這么多,突出的幾個總會受到更多的關注。
吳祖強自己就在帶研究生,他自然也希望能夠找到好苗子,所以作曲87的周彥跟賈國屏他也都關注過,只不過周彥留級,賈國屏又沒選擇繼續(xù)往上讀。
今天他過來,是施萬春邀請的。
施萬春邀請他來,只說請他看看88級作曲的學生,也沒透露具體要看什么,不過當最后一場有二十多個樂器一起上臺之后,吳祖強大概猜到,今天施萬春是要帶他來看周彥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