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華揚又看了眼抽屜里面,他不太相信這里面裝的是廢稿,那些稿子都碼的整整齊齊,而且上面的字也很工整,甚至有些稿子就裝在信封里面。 再說了,誰會把好稿子摻到廢稿里面? 周彥把抽出來的那疊稿子遞到華揚手里,“前段時間寫的一部短篇。” 拿到稿子之后,華揚從口袋里面掏出一個眼鏡盒,又從里面將眼鏡取出來戴上。 周彥看他一副要當場看稿的架勢,便從旁邊拖了張椅子給他。 華揚沒有客氣,直接坐下去,然后拿著稿子看了起來。 這篇小說不長,總共就十八頁稿紙,按每頁三百來字算,也就六千字左右。 編輯看手稿的速度,取決于作者字跡工整與否。 周彥的字跟書法沾不上邊,但非常工整,一目了然。 對華揚這樣每天都在審稿的編輯來說,看完這樣字跡工整的六千字稿子,用不了幾分鐘。 這部小說叫《清水里的刀子》,主要圍繞當地民眾信仰展開的。 一戶人家,老頭死了妻子。 在當地民眾的信仰里面,人一死,就有一個罪人的身份,所以活人要舉行一些搭救亡人的儀式。 搭救儀式中,獻一顆紅棗跟宰一頭駱駝原本是一樣的,但是世俗中的人們認為,獻出的東西越貴重,搭救的效用就越好。 老人的主張是點一根香,烙兩張餅就行,兒子卻堅持要將家里面的牛給殺了,因為兒子認為,母親活著的時候沒有活好,死了,不能讓人看不起。 這篇小說有意淡化了情節,刻意強化了細節描寫,故事的走向,更多地被人物內心的矛盾沖突拉扯。 小說里面一直在說要殺牛,但是最終并沒有重點描寫殺牛這件事,到了殺牛那天,老人離開家,到了日落再回來,那時候老人只看到一個碩大的牛頭在院子里面放著。 華揚將仔細地將稿子疊好、撫平,盡量讓自己的動作小一點。 周彥看到華揚的動作,知道華揚已經被這篇小說征服了。 其實拿出這篇小說時,周彥就很有信心,同樣是魯迅文學獎的獲獎作品,《清水里的刀子》相較于其他小說,還有著特別的味道。 等到把稿子疊平了之后,華揚才長長地出了口氣,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小說,里面還有很多細節,短短幾分鐘之內還有很多遺漏,需要他慢慢研究。看這篇小說的時候,比他當時第一次看到《鎮長之死》還要驚喜。 不過現在沒有仔細研究的時間,他直接站了起來,笑著對周彥說,“那我就把稿子帶回去了。” “可以啊,不過你現在就走么?”周彥站了起來。 “嗯,我現在就回去。”華揚迫切地想把稿子給他們小說組的組長看看。 周彥客氣地挽留道,“也快到飯點了,要不留下來吃個飯再走。” “不了。”華揚笑著擺手,“下次等你去我們社,我請你吃飯。” “那我送送你。” …… 華揚一出周彥他們宿舍,就騎著車向他們單位狂飆。 到了社里面,他一口氣沖到樓上,將稿子拍在小說組組長鐘興華桌子上,“老鐘,你,你看看這個。” 鐘興華抬頭看了眼氣喘吁吁的華揚,“什么東西?這么著急忙慌的。” 華揚又緩了口氣,說道,“剛收上來的稿子。” “誰的?”鐘興華將稿子拿起來,揚了揚眉毛,“這字好像跟《鎮長之死》是一個人的?” “對嘍,就是一個人的。他就在中央音樂學院,我剛才去找他了。”華揚笑了笑,鐘組長這認筆跡的能力和記性真讓他佩服。 知道是《鎮長之死》的作者新作,鐘興華來了點興趣,他將稿子展開,然后認真讀了起來,華揚就站在旁邊等他。 幾分鐘之后,鐘興華撫掌笑道,“華揚,你這是撿到寶了啊。” …… 周彥送走華揚之后,又回到宿舍,這段時間《天堂回信》的拍攝進入了后半段,他也在修改之前寫的那些配樂段落。 前面寫的那些小段,都是鋼琴獨奏,最近他把這些曲子加了點其他樂器,現在已經整理出來三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