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我上任之后,便開始實施一系列的經濟改革措施,包括吸引外資、鼓勵投資、擴大出口等,這些政策為香江的石油產業提供了一定的發展機會。 在此期間,一些國際石油公司開始在香港投資建設石油化工廠和油庫,同時也有一些本地企業開始涉足石油產業。 可是,由于新嘉坡捷足先登,他們在六十年代便開始大力發展石油產業,國際石油公司更傾向于在新嘉坡以更大的力度投資,這導致香江這邊在發展的資源上有非常大的劣勢,所以,石油產業至今還是發展得很一般。 至于高科技產業,這點我們自然知道,但是根本無法像硅谷、東瀛那樣將高科技發展起來,因為我們有著先性的劣勢,那就是科技人才的緊缺。 不管是硅谷也好還是東瀛也好,他們的高科技公司,基本上都是建立在高校非常集中的地方,在不缺人才的情況下,他們得以快速發展,反觀我們香江,并沒有這種優勢?!? 麥里浩很有耐心地向蘇城了很多,由此可見,這些其實都是他規劃過的,可惜未能達到預期罷了。 “香江的地理位置,并不遜色于新嘉坡,作為國際航運中心之一,香江每都有大量的大船抵達或??看a頭補給,所以僅這塊,香江的石油需求量就已經非常高了,隨著全世界汽車、飛機、輪船等使用石油為能源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多,石油必定成為非常緊缺的資源,如果香江在這塊發展上落后,我覺得是一大損失?!碧K城感嘆道。 “我聽,蘇先生在南丫島買了一家煉油廠,就是因為蘇先生非??春檬彤a業這塊嗎?”麥里浩笑著問道。 “這只是我的試牛刀罷了,實際上,我在新嘉坡那邊,也買了一家,而且規模是南丫島那家的幾倍,我有打算在石油產業這塊重金投資,如今正考慮是在新嘉坡好還是香江好,于情于理,我應該在香江投資,畢竟這里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可是如果在新嘉坡投資的話,優勢會更大,因為那邊的產業鏈更加完善,而且政策也非常好。”蘇城表現得很糾結的樣子。 “蘇先生是香江人,當然在香江投資更好,而且如果投資規模夠大,我們的政策方面,也可以合情合理地修改,至于產業鏈,發展起來了自然就不是問題了,不知道蘇先生有打算投資多少?”麥里浩有些好奇地問道。 按照他的猜測,蘇城就算再大投資,也不過是數億港幣的投資而已,不過如果蘇城將投資放在香江,也能當香江石油產業的龍頭企業了。 “按照我的規劃,我打算往石油產業這塊投資100億港元!”蘇城笑道。 “什么?一百億港元?”麥里浩覺得自己應該是聽錯了。 求月票,求推薦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