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北川這樣的一個鐵血男兒,剛開始的時候就喜歡孟三夏,只是這樣的一個人連情書都要別人代寫,是不是真的不認識字呢?還是自己故意不寫的,我也不知道,但是他在道歉信的時候寫的跟情書似的,真的是很搞笑的,還寫信說了那么多的話,是別人替他寫的,讀起來真的是很搞笑的樣子不過還是有自己的真情實感的。只是孟三夏剛開始的時候不接受他的道歉,在一次排雷的時候,才接受了他的真情實意的道歉,不過這樣的一個熱血男兒,在戰場上是犧牲了,剛開始的時候他和孟三夏吵架,抬杠,不過他還是在認出是自己的老鄉的時候對自己的這個老鄉有了特別的感情。還在情書上說想親孟三夏,只是他死了,死了的時候孟三夏是親了他的,不過已經是沒有感覺的人了,太可惜了,兩個相愛的人還是沒有最后的走在一起,不過我想他們既然是深深的愛過,在心里還是會有很深刻的印象的。這是一定的,或許是一輩子最珍貴的記憶了。
張洛東也喜歡孟三夏,只是他一直都不想和孫北川爭,因為孫北川是他手足兄弟,所以他一直都是在隱忍自己的感情,他總是叫孟三夏姐姐,是剛開始的時候,他受傷的時候,孟三夏給他包扎的時候,脫了他的褲子,還是說,你就當我是你的姐,后來他還就真的給這個女孩叫姐姐了,就是這樣的一種感情,他們一直也是很默契的,只是在很多次的戰役中,他們都是在奮不顧身的前進,雖然前面的路是很曲折的,特別是537高地的時候,是很難沖鋒的,但是他們也是始終都沒有裝慫,都表現出了自己的勇敢的精神,在這場抗美援朝的戰爭中,中國軍人顯示的大無畏的精神真的值得我們的敬佩和愛戴。
詩文與文珺這樣的一對戀人,是一直遭受到雙親的反對,不允許他們在一起,不過我看的出來,他們其實是很相愛的,也是在戰爭中,在戰場上,文珺為了保護詩文而受傷,而死亡,真的是很偉大的一個女性了,在他們的愛情故事里,我看到了那種錚錚相惜的感情,或許真的是他們的雙親對對方不了解的緣故吧,根本就不了解他們的孩子找的對象是什么樣子的,還是在這樣的一再的反對,他們也是絲毫沒有因為雙親的反對而淡化他們的感情,有感情的人還是會有感情的,還是會為了對方付出很多的。張洛東也是在老爹去世之后才第一次的感受到了內心的孤獨和痛苦,其實人生都是一樣的,誰沒有經歷過生離死別的呢?只是有的人經歷的早有的人經歷的晚而已,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張洛東才體會到內心深處的感情,我想說的是,其實人們都是只有經歷了才會體會的深刻,也會在瞬間長大,也是會在瞬間明白很多的道理的,有的時候你不經歷什么都明白不過來,等失去了才知道該珍惜什么,不過有的時候就太晚了,還是在有生之年,在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吧。
故事中,有一個情節是很感人的,特別是那個男孩子為了自己的戰友而自己沖出去的時候,他對自己的戰友說的話,他這樣的說,你的老爹已經死了,你一定要活著,因為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你還要傳宗接代的呢?在戰場上,在這樣的用生命和命運做抗爭的時刻,他們在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自己的戰友,同志,親人,這樣的感情和覺悟是多么的可貴。還有他們兩個一起去打敵人的時候,那個人背著孫北川這樣的打,也是沒有放棄,真的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他們在自己的最后的一刻還是不忘記多殺幾個敵人,多為自己的戰友爭取時間。
特別是文工隊在每人發了一顆手雷的時候,我想他們這樣的一些文弱的女子兵,是在為自己最后的時候準備的一顆炸彈的吧,我也是知道有一個電影叫《最后一顆子彈留給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相同的意思,但是在這樣的一個時刻,還是有一個女兵是很害怕的,她或許是第一次上戰場,或許是第一次的經歷這樣的場面,所以她有一些害怕,不過她還是顫顫巍巍的接過了那枚手雷,在這樣的一個文工團,他們也是為了戰爭起到了很多的作用的,除了給別人提供糧食,還能為戰士包扎傷口等等的工作。總之,中國軍人在這次戰爭中表現的大無畏精神,充分的展示了民族的大義和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