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準備回家,回家的路途中,我知道這條街的旁邊是有很多的賣菜的,雖然他們的菜很新鮮,但是我不打算去買,因為昨天晚上我們去逛的超市,買了很多,不需要什么了,就算是再新鮮再便宜的東西,你回家之后就吃不完,面臨著扔掉,你會去浪費那個錢嗎?我就什么都不看的一直向前走,可是一個老太太的聲音叫住了我,她直接問我,要不要青菜?我看了看她,似乎都沒有去看她的菜,我知道這里的賣菜的人都是附近的人,他們種的菜自己吃不完了就出來叫賣。我看到她70多歲,擺在她面前的菜只有很少的幾顆,其實我也不知道他們這些人都是怎么的,如果你的菜很多的話還是能一天賺一些錢的,可是他們面前的菜就那么幾顆?又不多,根本就不值得去熬這樣的功夫,但是在這樣的一條街上,還是有很多的菜農在賣菜,他們不是批發別人的菜,像是自己種植的蔬菜,可是蔬菜這樣的便宜,我們昨天晚上的時候去超市買的3.2元的菜就有很多,而前天晚上去超市買的5.6元的菜同樣也是很多,這個時候的菜是賣不到貴的價格的,再說,也沒有多少,還不如在家休息呢?我就這樣的看了她一眼,就這樣的,我的同情心泛濫,就問她,那青菜怎么賣啊?她說,你全部拿走,其實我回家的時候數了數,沒有幾顆的,她干脆的回答,1元,我就直接拿出一元給她,拿了她的青菜,我想是不是她最后的一點菜了,她著急回家才這樣的叫賣呢?然后她就問我,你要黃瓜嗎?要西紅柿嗎?我連咨詢價格都沒有就告訴她,我不要。其實真的是不需要,我家的冰箱已經裝不下了,西紅柿、黃瓜,昨天在超市買的不少。她沒有再說什么,就把生菜包好給我,我轉身就走。然后想著回家要煲湯,就在旁邊的一個同樣的小攤上,買了1元的大蔥,大蔥是沒有人給我推銷,是我自己買的。
沿途回來的時候,我發現還是有不少的賣習慣的瓜農,很多是農民的模樣,開著手扶式拖拉機在路邊賣,我前幾天才收到微信中這樣的群發,說是瓜農很辛苦,要讓我們大家去買瓜農的西瓜,說瓜農的西瓜怎么怎么好,還說瓜農不舍得吃飯,晚上就露宿街頭,還說不舍得買飯,渴了餓了就吃西瓜,不要去超市去買,讓那些瓜農早些回家。說的倒是很有人文情懷,但是那些瓜農卻從來都不叫賣,他們一直在那里站著,其實我不是不想幫他們,誰喜歡強買強賣呢?誰喜歡被別人提醒著去那里買去那里買呢?我們都是獨立個體的人,誰都喜歡有一個輕松的愉悅的環境去購物,而不是強迫著去購物,心里還是有一些不爽的,但是我也不知道那個老太太怎么就激起了我的同情心,同樣是強買強賣,同樣是菜農、瓜農,為什么我喜歡了那個老太太的強買強賣,而沒有理會那樣的一個微信呢?后來我想通了,那個老太太的強買強賣并不算是強買強賣啊,她只是問我要不要?沒有讓我必須這樣做,我可以回答說我不要,這樣就順利的擺脫了她,可是在別人提出需要的時候,我們怎么好意思拒絕呢?在很多的時候,我們身邊的人說他們需要什么的時候,在很多的時候我們是會滿足她們的那些小小的要求。不就是一元錢嗎?買一些就買一些了,如果那些瓜農問我,你要不要西瓜,我想我也會買一個回來,可是從他們的車子走過的時候,他們都是在悠閑的等待顧客,我也沒有買西瓜,因為家里冰箱里確實是有西瓜的,要的太多,不是被壞掉就是不新鮮了,還是等吃完再買吧。這是我的想法。
我也是后來才想明白,人家提出一些要求的時候,不管是陌生人還是熟悉的人,能滿足別人的時候,就一定會這樣的去做,而別人也沒有說,我也沒有領會這樣的意思,就只能這樣的了,因為自己本身就不需要的啊,我后來才發現是不是一種促銷的手段呢?那些大街上很多的推銷員,見人就問你要不要什么什么的?是不是真的是一種推銷的手段呢?你會瞬間的同情心泛濫的,而如果別人只是簡單的在推銷,而你不需要不感興趣的話,是會悄悄的走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