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禮生一指旁邊的座位,方魚扭頭看去,不知何時,剛才出去的張兆陽已經回來,這會兒正招手讓他過去。 方魚終于“獲救”,笑嘻嘻的上前向張兆陽行禮道:“大爺爺!” 張兆陽拍拍身邊的座位,示意方魚坐下,又吩咐上茶。 方魚謝過張兆陽,卻未坐上旁邊和張兆陽座位并排的太師椅,而是拉過太師椅邊上圓凳坐了上去,這是后輩與長輩之間的禮數。 只聽張兆陽說道:“剛才看你父親他們討論,學到了點兒什么?” 方魚道:“父親他們討論的很精彩、很高深,我……我就是有些聽不懂……” “哈哈……”張兆陽笑道:“這才對嘛,其實我也不太懂。” “呵呵……”方魚跟著笑起來,兩個都不太懂的人有了相同的話題,就更親近一些。 “那些舞文弄墨的事情,就讓你父親他們去做吧!你有閑心就聽聽,但千萬別在這種事情上浪費時間。現在修煉還是第一位的,這個世界更看重個人的實力。”張兆陽說道。 “不是可以修煉浩然之氣嗎?”方魚問道。 “當然可以修煉浩然之氣了,不過修煉浩然之氣依靠的是天賦和時間。首先需要有天賦,天賦能帶來悟性,悟性自足才能修習浩然之氣;其次需要有足夠時間,足夠時間才能帶來充足的機會,修習浩然之氣不止于讀書,更要體驗生活。” “悟性和機會,這看起來不是很難啊!”方魚似自言自語,又似發問的說道。 張兆陽道:“怎么能不難?悟性怎么判斷,需要用時間來判斷吧!時間怎么樣更多,需要更早的發現悟性吧!再說怎么發現悟性的問題,條件好的,比如這些大家族的嫡系,或過早的沾染了煙火氣,或缺乏生活壓力,導致悟性被埋沒在生活的瑣碎之中;條件不好,整日里忙于生計,又哪里來的錢去讀書?所以,悟性、時間、適中的生活條件缺一不可。” 方魚道:“還有這么多講究?” 張兆陽嘆道:“修成浩然之氣,不是簡單的事情啊!” 方魚道:“我聽先生說過,浩然之氣是圣賢之學,是與每個人都相關的性命之學,是要用在生活中實踐的!” 張兆陽道:“先生說的對,體悟是需要時間的,很多人還沒悟出來,這輩子就過去了!你父親他們上學時曾經有個先生,叫道山先生,當年據說走到了浩然之氣前的最后一步,然后就離開書院云游去了……” 方魚問道:“去體悟人生去了?” 張兆陽道:“是啊,身體力行的感悟人生,是與圣賢之學產生共鳴的必經之路……” 方魚道:“那的確和修煉體系有很大不同……” 張兆陽道:“本質上殊途同歸!修煉是時時刻刻都在身體力行的感悟自身!浩然之氣之所以難,是因為一開始就涉及到精神層面的修習,對初學者來說比較虛幻一些!但如果你修煉到先天境界,精神層面的東西會越來越多,所謂神念性命之主也!” 方魚聽張兆陽說的,有些神往起來,前世即便他最后修為到了先天,見識也不如這張兆陽,這就是所謂的眼界帶來的局限了。 張兆陽見方魚這個神往的表情,說道:“你父親和孟維他們一批人,當年受到道山先生影響太深,十多歲跑去修習什么詩詞文章,這個時間選擇走浩然之氣道路太晚了,結果就變成現在這個狀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