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制藝,難!-《知否從蒙童開始》
第(2/3)頁
最終分下來,外舍生七十余人,內舍生四十余人,上舍生最少,僅僅七人,衛辰也在其中。
外舍和內舍主要由兩名坐館童生代為教授,林延只是每三日講一次課。
林延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了上舍這七名學子身上。
他們都是義學最杰出的學子,林延給他們定下的目標就是進學,中秀才。
林延給上舍生講的第一堂課,就是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的制藝之道。
所謂制藝,就是令后人聞風喪膽的八股文,也叫時文。
大周朝開科取士,判、詔、誥、時務策論這些都是旁枝末節,唯有八股文才是最重要的錄取依據。
對此,林延也絲毫沒有諱言:“雖說讀書為學求的是大道,不用拘泥于舉業,可哪個讀書人又能真的看得開?說到底,咱們讀書人做制藝文,就是為了中試!”
林延這番話說得十分投入,聲韻激昂,聽得堂下的衛辰等學子都是暗自振奮。
林延掃了一眼學子們,鄭重道:“這制藝第一步,便是破題。破題往往只需兩三句話,看似簡單,實則最難。你的立意深淺、才學多寡、筆力高下,只破題這幾句,考官便可一覽無余了。”
衛辰在下面聽得連連點頭,心想自己前世的議論文寫法,不也大多是開篇先點明題目么,這兩者倒是頗有共通之處。
難怪古人說,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隨你做什么,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不過,隨著林延的繼續講述,很快衛辰就明白了,為什么這么多人都對這八股文深惡痛絕。
首先,破題之中,人和物都不可以寫出原名。
如文王、周公、孔子這些,都要稱為“圣”,孟子為“亞圣”,諸子則稱為“賢”,其余草木花鳥器物之類,也全部要用“物”來代替。
僅此一項,衛辰就已經覺得麻煩之極了。
可破題的忌諱還遠遠不止這些。
比如“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這道題,讀題時必須先記起這句話出現在《孟子》哪一篇、哪一句,然后結合上下文,理解這一句的意思。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浏阳市|
丰镇市|
益阳市|
青岛市|
奈曼旗|
壤塘县|
尚志市|
石景山区|
军事|
南丹县|
桦南县|
深州市|
南城县|
玛曲县|
博爱县|
高陵县|
汨罗市|
城市|
海林市|
安陆市|
剑阁县|
区。|
莱州市|
巩义市|
锦屏县|
宜良县|
四会市|
林口县|
中宁县|
鹤壁市|
陈巴尔虎旗|
北辰区|
凤凰县|
株洲县|
大安市|
兴城市|
聂荣县|
涟源市|
芜湖市|
凉山|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