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辛玉蘿、張師玄二人,劍來劍往,卻速度不快。 劍上的力道,卻是重逾山岳。 每次兩柄寶劍的交鋒,都是兩座大山的無聲碰撞。 先天大圓滿境界,身具百龍百象之力。 到了三花聚頂境界,肉身之力還要暴漲百倍不止。 所以,到了天人境,神兵利器都承受不住其肉身力量,皆棄之不用。 天人境以下,以丹田儲存先天真氣,為先天罡勁之源。 到了天人境界,開辟周身竅穴,化為神竅,不僅是擁有神竅具備的神通,更是化百竅為丹,周身法力可說是無窮無盡。 百竅皆生神明,除了肉身力量暴漲,可凝聚如一,其力可拔山岳。 辛玉蘿、張師玄如今使出的就是兩柄神兵能夠承受的力道。 一劍刺出,空間都被粉碎,絲絲黑色的空間碎片崩散,隨之又恢復。 一眾先天高手,看的膽戰心驚。 席天應也來到了鎮擂臺前,負手而立。 辛玉蘿二人卻是絲毫不加理會,催動寶劍,各演劍法。 二人施展的,都是太陰劍法和天雷劍法的招式,一招一式,綿綿而出。 但就是這一板一眼的用劍之法,卻讓太陰星君、張公甫等人睜大了眼睛,認真觀看。 人,已經不自覺的站到了看臺前。 辛玉蘿和張師玄的劍法已然是返璞歸真。 實則就是看山還是山的武道第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武道修煉講究知行合一。 經典的內容就那幾千字,但字字珠璣,每個人理解各有不同。 有的一句經典上的口訣,有可能要要十年時間來感悟。 身體而力行,若只知其一,則不知其二。 以知為行,知決定行。 就像知道先天煉罡境界需要將罡氣凝煉成一股,但想要做到,卻不是光知道就能做到。 知與行之間,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武道的這三重道理,就是踐行知行合一的過程。 比起舉重若輕的三層境界,還要高深的多。 辛玉蘿和張師玄,則是走過了武學典籍里對于三重道理的闡述。 太陰劍法、天雷劍法,修至了返璞歸真的境界。 二人的一招一式,底下的人都看的清清楚楚,但舉手投足間都有莫大氣度,這就是天人境的勢。 其勢,堪比神威。 二人還是屬于隱而未發,不然足以懾服先天大圓滿高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