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憑你們手中掌握的兵力,想切斷附近的全部交通線是不可能的。”斯塔弗羅斯的消息一向靈通,況且他猜得出麥克尼爾的想法,“……我們離達卡已經很近了。” “伯頓說最近巴基斯坦設立在東孟加拉的各大企業紛紛在把他們的資金轉移到美國或是英國的銀行賬戶上,那些人甚至開始到處銷毀現金了。”麥克尼爾拍了拍桌邊呈現出黑色的紙片,那是他在上次戰斗中從火堆里搶救出來的紙幣殘余部分,“奇怪得很,明明是他們重新取得了優勢,可是他們卻擺出了一副比過去幾個月更希望逃跑的架勢。” “或許是因為一直支撐著他們的戰斗意志因盟友的抵達反而消失了,于是他們紛紛開始為自己考慮預備方案。”禿頂的希臘人不介意嘲笑那些人的膚淺和猶豫不決,“不僅如此,如果利用好這一點,他們說不定會自行開始破壞基礎設施。” “我相信他們會這么做的,但我沒必要把他們逼成瘋子。一來這樣對孟加拉人太不友好了,二來我們合眾國還沒把投入到這里的東西完全撤走、把巴基斯坦人的資金吸收干凈呢。”麥克尼爾在乎的是那個可疑的研究項目,他沒有阻止合眾國的志愿者們把另一些見不得人的東西帶走的念頭,“收網的時候也快到了,斯塔弗羅斯。” 連續數日按兵不動的麥克尼爾在從友軍游擊隊的報告中獲悉附近的主要道路皆被封鎖或處于隨時可被破壞的受控狀態下后,率領裝甲獵兵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再次東進、擋住了附近幾處據點內的巴基斯坦士兵們后撤的必經之路。他讓人向這些士兵們喊話,要求他們交出全部武器裝備并投降以安全地離開遲早彈盡糧絕的據點。 謝里夫·羅易并不是很理解麥克尼爾的決策依據,就連約阿希姆·汗也只認為麥克尼爾的決定建立在充分搜集情報和估計敵軍動向的基礎上。事情遠遠沒有那么復雜,麥克尼爾對巴基斯坦軍隊位于附近的據點的了解全部來自于伯頓,那家伙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去打聽消息:巴基斯坦軍隊沒法對著自己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承包商撒謊。 “長官,我們快些發起總攻吧。”有些孟加拉士兵實在按捺不住,便主動找麥克尼爾請求開始進攻,“先不說這些據點可能擁有足以讓里面的士兵堅持很久的資源,要是【人民戰士】搶先進攻,這些據點就落到那些危險分子手里了……” “再等等。”麥克尼爾沒有答應他們的請求,“我們確實封鎖了附近的道路,但這只能阻止他們撤走工廠里的設備和非戰斗人員而已。如果他們要分頭突圍,我們是攔不住的;以我們的實力,逐一強攻也是不可取的。” 士兵們的看法或許是正確的,因為和麥克尼爾配合的【人民戰士】確實組織了多次強攻,結果無功而返。不料,就在孟加拉士兵們自己也有些灰心喪氣的時候,被圍困的敵軍據點里卻響起了槍聲,這突發事件讓眾人都有些錯愕。 半夜聽到了槍聲的麥克尼爾披上外套,叫上了附近的士兵們,讓他們和自己一同趕往敵軍據點附近。 “這就是我在等待的。”他有些疲倦,眼睛里卻閃爍著異常的興奮,“行動要快,趕在他們解決內部問題之前壓制附近的敵人。” 行動起來的只有麥克尼爾身旁的機動部隊,其余負責封鎖交通路線的孟加拉士兵們仍然警惕地關注著其他敵人的動向。由麥克尼爾訓練出來的裝甲獵兵們一馬當先,這些擅長攻堅戰的步兵最大的軟肋一直在于動力裝甲的能量。為了讓這些戰斗機器們保持戰斗力,孟加拉人需要時刻保持和后方的暢通聯系,免得動力裝甲需要維護時無法被及時送回最近的補給基地。 緊跟其后的則是沒有制服的游擊隊員們,他們的動作稍微慢一些,因為麥克尼爾本就沒打算讓他們承擔主要任務。隊伍抵達離他們最近的工廠時,槍聲已經變弱了許多。剛結束戰斗不久的敵人雖然因意識到對手的逼近而快速解決了內部沖突,卻仍然高估了自身的實力,他們很快就被潮水一般涌入的孟加拉人所擊倒。 不出麥克尼爾所料,原來是工廠內的巴基斯坦士兵和外國志愿者們發生了內訌。堅持要求死守據點的巴基斯坦士兵們不可避免地和要求盡力突圍的外國友人們發生了沖突,這種顧慮在【人民戰士】的數次進攻過后發展成了懷疑和猜忌。早就對外國志愿者們的指手畫腳十分不滿的巴基斯坦士兵們決定解除這些外行的武裝,結果卻反過來被早有準備的外國志愿者們打得落花流水,只可惜獲勝者來自于第三方。 “長官,我們已經把敵人都關起來了。”麥克尼爾步入工廠內的時候,戰斗已經結束了,正在打掃戰場的孟加拉士兵走上來請他吩咐下一步行動,“但是那些外國人……我們要怎么處置他們?” “我們不能放了他們,也不能殺了他們。”麥克尼爾思考了一陣,“嗯,我在附近有一個臨時監獄,咱們可以把他們送到那里去關押。” 五個小時之后,剛從實驗室的折疊床上爬起來的島田真司接到了麥克尼爾讓他趕快到東孟加拉加班的指示。 tbc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