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or8a-ep2:三分時(18) 對于尼古拉斯·斯塔弗羅斯而言,宗教是人類文明中必不可少的組成元素。 在他生前死后縱橫長達一百多年的時光中,那些無神論者一次次地犯下重罪,正是信奉著各種宗教的人們——尤其是主和救主耶穌基督的信徒們——將人類文明從深淵中拯救出來。君特·馮·埃瑟林元帥,馬克·詹姆遜·謝菲爾德中將這兩位在gdi的歷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一代名將皆以虔誠地信奉上帝而聞名,他們不僅是自由世界的楷模,更是全世界的基督徒應當效仿的榜樣。至少在斯塔弗羅斯看來是這樣的。 因此,nod兄弟會試圖以宗教的形式挑戰gdi的秩序簡直是以卵擊石,而gdi屢次遭受的挫敗不過是由于當事人過于心慈手軟罷了。換成斯塔弗羅斯來主政,他有多種辦法將敵人從源頭上消滅,而且一定會比麥克尼爾口中那些軟弱無能的gdi官僚們辦得更出色。 不過,縱使他做了許多準備,斯塔弗羅斯仍未能預料到他會在這個平行世界以某個他從未聽說過的印度民間宗教組織的頭目身份出現在同伴們面前。在整個團隊之中,唯有卡薩德掌握著長期管理宗教組織的經驗,但斯塔弗羅斯事先并未就此和卡薩德交流,況且那個阿拉伯王子如今正處在達卡的某處寺廟內,諒希臘人也無法跨越千山萬水去和對方交流管理宗教組織的心得。 一切全都要憑自學成才。宗教組織也是組織,斯塔弗羅斯嘗試著用管理軍隊和國家的經驗去約束自己的手下。很快,他發現普通信徒對他還有那位遠在印度南部的【上師】的信任到達了一種——如果不是有些過分的話——令人發指的地步。只要他一聲令下,這些信徒便能隨時隨地為了他的命令和上師的愿景而赴湯蹈火、完全不顧自身的處境和法律的約束。 這些也并不陌生,那群只比無神論者稍微好些的新教徒總是用類似的理由批評他們這些舊教徒。當打著各種旗號的專家學者們痛陳利害時,斯塔弗羅斯只想鄙視這群比舊教徒更精通火刑的偽君子。贖罪券將永遠存在,無非是形式不同罷了,誰也不比另一方更高尚。 “他們的態度讓我非常不安,麥克尼爾?!痹诩訝柛鞔饡壕拥牡胤脚雒鏁r,斯塔弗羅斯偶爾會向麥克尼爾表明他的真實想法,這時他便失去了從容不迫地指揮著身穿白衣的信徒們混入難民群體并把上師的人生哲學發揚光大的自信,“我只需隨便說一句話,他們便會立即照做……有人可以奪走重病臥床的家人所急需的救命錢,只為了滿足我的口腹之欲。就算是我們希臘最出色的軍人,也斷然做不到如此地喪失——” “如果我沒有看錯,【白袍大齋會】自領導集團以下的大部分信徒和頭目都對自己的上級有著盲目的忠誠。啊,就和nod兄弟會一樣,我才不相信他們的【內環】和外面的普通信徒一樣真的相信泰伯利亞能為他們帶來救贖……除了基甸那個蠢貨。你會對這一切感到意外,是因為咱們都來自另一個平行世界,所以一開始就對這些招搖撞騙的家伙沒什么好感?!丙溈四釥杽裾f斯塔弗羅斯將計就計,只要白袍大齋會的資源能服務于他們的事業,那么斯塔弗羅斯的地位越高就越有利于所有人,“……可像你一樣的其他頭目,說不定都全身心地聽命于那位民間騙術大師的吩咐、完全沒有其他念頭,所以他們的下屬也無比忠誠地將他們視為首領意志的延伸。” 這話給斯塔弗羅斯提了個醒,他必須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讓白袍大齋會內外的所有人相信他比其他人更加忠于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上師】。為此,斯塔弗羅斯做了許多準備,他不僅要求處于他控制下的信徒們在印度東北地區大肆傳教,還踴躍地利用信徒們對他的盲目信任來掠奪信徒的財富。只要能把那位不屑于掩飾其肆意享受人生樂趣的本意(在這一點上或許彼得·伯頓會和對方有相當多的共同語言)的【上師】照顧好,斯塔弗羅斯就可以暢通無阻地協助麥克尼爾查清印度東北地區亂局背后的真兇。 他為自己的導師購置了大片土地,送上了許多昂貴的德國奢華轎車,又說服了一些歐洲的名流來到南印度的偏僻鄉村之中冥想和苦修……這一連串的工作幾乎把他累垮,但他終于因此而得到了相當程度的自主。以釋放本性為目標而否認舊有道德約束的白袍大齋會與斯塔弗羅斯的理念格格不入,然而禿頂的希臘人和麥克尼爾一樣只把這些人當做他們的工具。 誰都沒必要在自身難保的時候心疼行尸走肉。 “各位,如今巴基斯坦的軍隊還有同他們合作的商人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他們用數個月的瘋狂鎮壓,把孟加拉人的財產洗劫一空……現在這些財富很快就會落到我們手上?!倍阍跇淞掷锏乃顾チ_斯同幾位秘密前來的白袍大齋會頭目交流著情報,并試圖說服他們參與到行動中,“東孟加拉的局勢,必然會持續地混亂下去。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實現上師的理想,把整個印度變為一片樂土——就從這里開始?!? “斯塔弗羅斯,那個泰倫礦業公司是在大半個世界都孤立或不敢公開支援巴基斯坦軍隊的情況下仍舊和他們密切合作的機構。你也見過他們的工廠和礦區,那些地方就和要塞一樣……” “這樣畏縮不前,還能辦成什么?”漆黑一片的樹林中,其余人只能聽得見斯塔弗羅斯的聲音,“東孟加拉的混亂,是我們最好的機會……不然你們難道還覺得我們可以去美國或德國開辟陣地不成?” 爭論還在持續著,遠方村落中的戰斗卻已經告一段落。冒著生命危險秘密趕到危險地帶聚集的白袍大齋會頭目們暫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他們僅在斯塔弗羅斯的建議下同意恢復和東孟加拉地區部分信徒的聯系。隨著黎明的到來,各懷鬼胎的頭目們離開了現場,把遲早要化為絞肉機的天地還給了仍然各自據守陣地的巴基斯坦人和孟加拉人。 期待孟加拉游擊隊會直接大舉進攻蒙斯克控制下的各設施的人們失望地發現游擊隊保持了異乎尋常的克制。這倒不是因為游擊隊不想去襲擊那些工廠和礦場,而是由于他們還要在巴基斯坦軍隊向著達卡方向收縮后盡快確保對已收復地區的全面控制。謹慎的游擊隊指揮官們為試探蒙斯克和泰倫礦業公司的立場和背景而只要求其中一部分武裝人員參加襲擊行動,一旦他們發現蒙斯克實在不好惹,屆時也不必擔心招來全面報復。 ——合眾國和英國終究沒有明目張膽地介入的勇氣,那等同坐實了同樣虛偽的德國人對他們的各項指控。 雖然麥克尼爾口頭上對進展緩慢表示不滿,他更愿意讓羅易的手下多在同一處設施附近頻繁地發起襲擊以吸引蒙斯克及其手下管理人員的注意力。當彼得·伯頓所取得的另一份重要情報輾轉傳到他手中后,邁克爾·麥克尼爾立即構思出了一個聲東擊西的戰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