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OR5-EP4:戡亂(16)-《CNC蒼藍暮光》


    第(1/3)頁

    or5-ep4:戡亂(16)

    2115年9月8日,發生在東盟中南半島地區中部城市萬象市的一起爆炸事件竟然成為了引發東盟執政團體內斗的直接導火索。當天上午,一反常態地飛速做出反應的興亞會馬上宣布和包括南洋商會等十幾個疑似和鐘復明集團勾結的組織列為叛國組織(由于鐘復明并非本名且【蘭芳赤子】也并非經過注冊的組織,興亞會無法在官方新聞聲明中追究其責任)。隨后,東盟國家憲兵隊突襲了鐘復明在新加坡的辦公室,一場混戰就此打響。

    雖然以殲滅鐘復明集團首腦人物為目的的戰斗早在當天晚上就已經結束,但許多和鐘復明或【蘭芳赤子】結盟的組織由于遭受了預料之外的突然襲擊而失去了反應能力,一些原本決定反抗的組織由于沒能接到來自上級的任何通知而決定等候命令,其結果是直到他們被東盟軍包圍起來繳械時他們所需的命令也沒有下達。另有一些組織干脆自行抵抗,迎接他們的同樣是東盟軍的子彈。

    戰火蔓延東盟各地,從最南端的新幾內亞島到最北端的緬甸,一切有青衣人駐扎的地區都發生了戰斗。不僅如此,除了那些聽從鐘復明號令的青衣人之外,許多平民也自發地加入了戰斗之中。位于中南半島北方農村地區的一部分城鎮因此受到了全副武裝的外地農民的圍攻,戰況尤為慘烈。一旦這些公然反叛的青衫軍攻破了城鎮,便會立刻用手中的屠刀把城市變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

    不知內情的局外人茫然失措地尋找著導致事態急轉直下的直接原因,他們或多或少地從搜集到的情報中嗅出了國家憲兵隊的氣味。一些憑著手邊不連貫的證據捕風捉影地編造謠言的人繪聲繪色地向自己的同伴們描述國家憲兵隊的探員們歷經千辛萬苦發覺了敵人的陰謀詭計并將其公之于眾的傳奇故事,若非這些勇敢的國家憲兵們將發生在萬象市的襲擊事件和鐘復明集團聯系起來,或許此事將被繼續掩蓋過去,而追查陰謀的國家憲兵們反而可能死于非命或鋃鐺入獄。

    不是所有人都對國家憲兵隊的活躍感到高興,對另一部分人來說,東盟國家憲兵隊效忠的興亞會和鐘復明一樣,都是不該在東盟出現的怪物。他們心里想著要讓東盟變成一個心目中的正常國家,而他們觀念中的新世界沒有興亞會或是鐘復明的位置。很不巧的是,能為他們完成心愿的人要么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更喜歡用權力撈取利益而非實現理想,要么已經追隨自由南洋聯軍參與了叛亂。

    多虧國家憲兵隊在萬象市的善后工作中額外注意保密并封鎖消息,本應處于漩渦中的麥克尼爾才逃過一劫、不必成為媒體或東盟公民們關注的焦點。他返回自己的餐廳,要求員工們負責封鎖附近的街道并維持秩序,而他本人和伯頓一起躲在餐廳內指揮防御工作。興亞會在新加坡市內必然取勝,他們對此是毫不懷疑的——但敵人的勢力不會就此被輕易鏟除,鐘復明在東盟各地經營了那么久的地盤也不可能束手就擒。

    “我說,咱們是不是該考慮早點逃回北方了?”彼得·伯頓坐在餐廳三樓望著還未散去的滾滾濃煙,他知道新加坡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走出這場混戰帶來的傷痛,“雖然那個王中校好像更重視他的本職工作,可我總覺得他恰恰是特地來給我們搗亂的。”

    “自信一點,不要用猜測或是類似的形容詞來描述……”麥克尼爾并不打算就此放棄,他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向敵人舉手投降,“鐘復明和【蘭芳赤子】組織雖然強調自上而下的絕對服從,不過我不太相信他們從未考慮過這條指揮鏈被從中間斬斷的可能性。事實上,我們不妨更大膽地假設一下:這些瘋狂地反抗的組織正是在明知自身暴露且絕無善終可能性的前提下決定用武力反抗為還沒暴露的同伙爭取轉移、隱蔽的時間。”

    “沒錯,我也這么想。”伯頓嘿嘿一笑,他很高興能和麥克尼爾達成共識,“但是,我們要怎么知道他們的另一條指揮鏈埋在什么地方?你看,直到現在,我們和國家憲兵隊都是依靠各種外部證據拼湊真相,誰也沒有真正的內部資料。就這一點而言,如果他們堅定地保存實力并選擇了隱蔽,我們是很難把他們揪出來的。”

    麥克尼爾無言以對,他們也只能憑借一般人的邏輯去推斷敵人的行動,但鐘復明顯然不會按常理出牌。他想說,鐘復明一定會為了防止隱蔽起來的人員無意中被戰友當成敵人而提前準備用于互相識別的措施。話到嘴邊,他又猶豫了:【蘭芳赤子】用無比殘忍的手段進行內部淘汰和選拔,很難說鐘復明有多么在乎下屬之間因誤會而產生的損失。這些損失甚至可能被他們看作維持組織活力的必要犧牲的一部分。

    “……實在是難纏啊。”他也有些猶豫了,“興亞會想必為這一次出手準備了許久,可是藏起來的敵人會比公開挑釁的敵人更難以對付。”

    兩人都擔憂著北方的狀況,老谷縣的安危關系著他們對自我的肯定,那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使用自己的理念去努力在這個他們眼中無比黑暗的時代探索出一條道路——盡管和喬貝托·桑松的想法不是那么切合——的證明。確定餐廳附近大體安全后,麥克尼爾和伯頓先架設好了專門用來防止敵軍微型無人機潛入餐廳內的電磁波干擾裝置,而后嘗試著和阿南達進行聯系。

    阿南達沒有回答。麥克尼爾一連撥號幾次也沒能得到回復,于是他只得又去聯系博尚。博尚對他說,由于一部分目前被暫稱為【青衫軍】的叛軍攻陷了中南半島北方的城鎮并對居民進行大屠殺、把當地的市長和鎮長斬首示眾,勸說吳蘇拉不出動主力部隊而是僅用特種部隊應付事態顯然是不可能的。

    麥克尼爾的心情無比沉重,這是他可以預見的后果。默許這些青衣人攜帶著大量來源不明的外地移民在中南半島各地的無主之地定居以降低恢復原有秩序的成本,幾乎成為了興亞會的慣例。管理東盟的成本是東盟軍、東盟國家憲兵隊、警察和血盟團民兵無法負擔的,必須將其中一部分成本轉嫁給東盟公民,讓并不屬于東盟官方系統的公民加入維持秩序的隊伍中。

    這么做的好處顯而易見,代價則是興亞會想要拋棄這種現狀時則將承擔更為慘重的損失。參與維持秩序的,如果只是普通公民,事情的發展趨勢還不算悲觀;一旦這些人大多屬于一個有著極強組織性的群體,管理社會的事實權力就會開始膨脹。

    第二天凌晨時分,麥克尼爾終于和阿南達取得了聯系。

    “阿南達,我是麥克尼爾啊。”麥克尼爾焦急地詢問老谷縣的戰況,“南方出了事,現在所有青衣人都拿起武器造反了……你們那邊的情況怎么樣?我聽說有幾個縣被他們攻占了,但愿叛亂不會蔓延到我們這里。”

    “請您放心吧,麥克尼爾先生。”阿南達的聲音聽起來非常冷靜,這讓麥克尼爾放心了不少,“……巴希爾先生正在采取行動,而且敵人似乎沒能成功地在我們的城市中建立組織。不過,讓民兵武裝出城去農村地區剿滅那些被他們占據的村莊,短期內是不可行的。目前,民兵組織的負責人建議我們先以維持獲得外界補給的道路為優先事項。”

    “……那也好。”麥克尼爾嘆了一口氣,他現在回不了北方,只能祈禱阿南達和他們在當地培植的勢力能派上用場了。忽然,一道閃電擊中了他的頭腦,他猛然間想起了另一件他本該早點關注的事情,“對了,咱們那些俄羅斯人朋友呢?”

    阿南達明顯地停頓了一陣,他恐怕想不到麥克尼爾還會問起這件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