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無論舒勒的這番自我夸耀是為了穩定艦長們的情緒還是他確實產生了支配著個人情緒的盲目自信,翔實的研究數據和記錄無疑為艦長們提供了全方位地信任舒勒的接口。他們可以放心地把技術工作交給這位來自galaxy船團和通用銀河的專家,而遠征軍只需要按照修改后的作戰計劃去執行命令即可。上一次他們進攻康提奧工業園區時還得想方設法鏟除被他們自己扔進去的伐折羅,現在舒勒居然對他們說有誘導伐折羅襲擊叛軍的辦法,那對遠征軍而言可謂是天大的好消息。 沒有互相推卸責任,也沒有多余的爭論和吵鬧,遠征軍的指揮官們用兩分鐘達成了一致意見,并迅速將命令下達到了每一個基層作戰單位。據舒勒本人強調,由于干擾裝置目前十分不穩定,加上不排除【伐折羅女王】直接干預指揮的可能性,因此在誘導伐折羅襲擊叛軍的作戰行動結束前,遠征軍絕對不能試圖攻擊躺在巨坑里的【準女王級伐折羅】。 “不然,我敢用我的學術信譽來擔保,一定會有非常恐怖的事情發生。”舒勒面色陰沉地對著有些忘乎所以的艦長們又重復了一遍,“記住這一點。” 用不著舒勒去提醒,所有艦長都知道自己爭取戰功的機會到了,他們迫不及待地命令手下的航空隊傾巢出動,前去迎擊正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伐折羅和同樣撲上來的叛軍。按照指揮官們的設想,第一輪交戰要為備用航空隊更換彈藥爭取時間,而這一工作被交給了包括【托涅拉】號在內的因航空隊折損嚴重而無法參戰的戰艦及其工作人員來完成。失去了直接參戰機會的富蘭中校一言不發地坐在艦長的椅子上抽著煙,也不知他到底是心疼下落不明的埃蘭戈萬少校等人還是自己那不翼而飛的新勛章。 遠征軍面對伐折羅不僅沒有后退,反而勇猛地直接迎戰,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不僅讓陸戰隊士兵們驚詫莫名,同樣也令叛軍摸不清遠征軍的用意。誰都知道遠征軍不可能在和伐折羅的正面戰爭中取勝,這一次遠征軍選擇了直面敵人,如果不是指揮官們集體發瘋并決定實施自殺式攻擊,就一定他們是暗中籌備著什么陰謀。 因此,在遠征軍航空隊忙于對抗逼近的伐折羅時,暫時擺脫了被遠征軍窮追猛打的窘境的叛軍沒有試圖趁機反攻。他們在林努拉塔工業園區的茍延殘喘完全是依靠建設得相當完善的陸基防空設施,這些防空炮密集到了讓遠征軍除了使用反應彈將工業園區炸平外別無選擇的地步——讓航空隊逐一清理陣地則勢必讓遠征軍繼續承受慘重損失。 要是叛軍命令疲敝不堪且武器裝備皆處于劣勢的航空隊繼續作戰,也許這場戰役會走向完全不同的結局:不過,并不一定對叛軍有利。 結束了會議后,舒勒焦急地等待著他向遠征軍討要的第二艘研究飛船的到來。多虧了麥克尼爾提供的重要消息,舒勒從看似對遠征軍極端不利的局勢中找出了現今他所能思考出的唯一取勝手段。即便麥克尼爾同時暗示舒勒的實驗會對人體造成不利影響,為了遠征軍的勝利和他們的目標,舒勒顧不上那么多了。只有勝利者和勝利者的后裔才有資格點評功過,余下的不過是歷史中不起眼的塵埃。 “把咱們前兩天搭建的那個東西轉運到研究飛船2號上。”舒勒吩咐恭敬地等候著指示的士兵們前去盡快武裝好第二艘研究飛船,“還是那句話:注意安全。如果你們不幸被v細菌感染了,下一個研究樣品就是各位當中的一員。” 至于士兵們會不會認真地遵守安全規則,舒勒從來不怎么關心。他需要操心的事情已經夠多了,光是利用麥克尼爾和伯頓暗殺格雷戈里·納巴托夫這一【機密情報】(舒勒委婉地把事情攬到自己身上)去換取那些和原通用銀河管理人員有沖突的新職業經理人和工頭們半信半疑地接下他的委托,已經耗盡了他的社交能力。事情還沒被曝光,那只能說是上帝在保佑他們,而不是那些見利忘義的家伙當真信守承諾勝過利益。 倘若遠征軍忽然對他們起了疑心,處處存在疏忽的舒勒和麥克尼爾肯定會暴露。在那一天到來之前,舒勒要做的是利用戰爭搜集足以自保的資源,屆時他們也不必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遠征軍身上了。 然而,對于留在研究飛船內的駕駛員們和士兵來說,把飛船開到戰區正上方并保持對地面的相對靜止,似乎是比被什么v細菌感染更恐怖的事情。幸虧遠征軍的指揮官們為了靈活調度人員而對研究飛船上的士兵們進行了單獨通知,這才避免了舒勒失去對研究飛船的控制權。自覺怠慢了舒勒的指揮官們決定給舒勒提供一艘新飛船,但舒勒并沒有轉移研究所的想法,只是告訴研究飛船2號上的駕駛員:把飛船開到指定地面坐標上方。 望著舒勒那狀似假面舞會上瘆人的面具一般紋絲不動的臉,戰戰兢兢的駕駛員們只得聽從了命令。 卻說那被遠征軍艦隊派出去迎擊伐折羅的首批航空隊,在戰斗開始后不過十幾分鐘,就已經產生了退卻的想法。各個中隊的指揮官互相抱怨著,焦頭爛額地交錯指揮飛行員們吸引伐折羅的注意力并避免將從四面攻來的伐折羅送到艦隊附近——那只會威脅到艦隊的安全。在裝備了新型實驗武器的下一批航空隊到來之前,為了確保艦隊安然無恙,他們必須堅守自己的戰斗崗位,直到交接時刻到來或是自己的性命迎來結束。 不僅如此,許多飛行員很快發現,伐折羅被激光擊中后并不像平時那樣出現明顯的動作遲緩。經過了多次試探和躲避后,他們不得不說服自己認清事實,那就是伐折羅已經在和他們的交戰過程中又一次提高了對新統合軍已有武器傷害的抵抗能力。這些能隨時隨地實現群體進化的外星異形怪物,僅就其威脅性而言,勝過了新統合軍在當代的所有敵人。 “長官,前線飛行員報告說,伐折羅對激光武器的抵抗能力明顯上升了。”富蘭中校身旁的技術人員焦慮地和長官一同觀看著前線傳遞回后方的全息投影路線,“再這樣下去,我軍也只能使用反應彈攻擊它們了。” “到了那一步,我們就已經失敗了。”富蘭中校搖了搖頭,“在廣袤的太空中使用反應彈,沒什么問題;但是,這是在大氣層內作戰,就算不考慮誤傷,我們把反應彈當常規武器使用也會讓我們的戰利品變得毫無價值。” 苦苦支持著戰線的飛行員們目睹著自己的戰友一個接一個地被伐折羅擊落,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承受著艱巨的考驗。直到遠征軍艦隊告訴他們可以準備撤退并把戰場交給下一批航空隊時,如釋重負的飛行員們才終于松了一口氣——下一秒,更多的飛行員因為自己的失誤而成為了伐折羅的目標。 就在第二批航空隊攜帶著舒勒的秘密武器前去接應自己的戰友們的同一時間,被幾艘護衛艦保護著的研究飛船二號也抵達了舒勒所說的坐標正上方。舒勒親自指揮的研究飛船一號以相對靜止的姿態停靠在附近,以便隨時監督戰局的變化并調整應對措施。 “把折躍波輸出調整到最大。”舒勒先決定檢驗一下麥克尼爾提供的情報成色,“除非我下達了下一條指示,不然你們最好不要隨便改變目前的儀器狀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