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知道,我如今可要是有品級的女官,這不就是托三娘的福么?” 抱著這般的想法,陳雁芙就打開冊子看了起來。 不過才看了個開頭,陳雁芙就驚奇的抬起頭沖著李三娘看去。 “......三娘子這想法著實可行啊! 一切不過就是利益! 若是圣人準了的話,再加上這可以來錢的肉掛著,那些大藥商如何會不上鉤呢?” 是的,李三娘提出的法子就是“劫富濟貧”,換句話說就是資源再分配。 太醫署聯合長安醫藥聯盟中的大藥商,用藥方子換分成,大藥商做藥售賣。 而這藥就分為兩種,平民拿著戶籍可以買到常用成藥,像是風寒、頭風、泄瀉、跌打損傷等,在這其中李三娘決定把婦人病常見的痛經、崩漏、乳癖等,以及孕產婦常有的幾種疾病用藥都添加其中; 這種定是不賺錢的,甚至就是要賠錢的。 要不是這幾年大唐向外擴張,陸上和海上的商貿繁華,又有畢瓊嵐的雜交高產小麥在大唐各地,尤其是北方境內得到廣泛種植,產量喜人的話,李三娘是不敢提出這法子的。 但哪怕武帝愿意讓自己的子民的醫療保障提高,愿意頂著壓力用武力逼迫各大藥商出錢出人,這終究還是不是長久之策。 所以,李三娘的第二種藥就是專門賣給富人,那些手中有不少閑錢的豪門世家貴族的補藥。 要知道,富人最怕什么? 他們最怕人死了,錢沒花完。 所以,補藥包裝好了賣給富人那是絕對有發展前景的。 再說了,這補藥方子也是真的要用宮中秘方來制作,保證確實有效。 用一個噱頭--圣人都在吃的補藥,他們能不買? 然后再分幾個檔次包裝一下,這裝藥的盒子是紅木,還是梨花木,或是雕花什么的,越是量小的越貴,就不信他們能不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