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大嫂不提,李三娘都沒時間分神來問問最近女娘幫扶會的事兒來的。 看著李大嫂很是上心的,就要拿出最近做好的賬本子出來給李三娘瞧,李三娘趕緊起身說不,“大嫂,有你們管著我放心的很。 這賬目待得過年的時候我再瞧吧。” 說過這話,李三娘趕緊就往院子里喊露珠兒,最后在小五郎和小六郎羨慕的目光下,李三娘帶著露珠兒和小平安,叫上了寶丫,坐著老十趕的馬車,同秋香領(lǐng)著孩子們出了門。 至于只帶了小平安,而并未帶小五郎和小六郎,李三娘自然是有自己的原因的。 小平安的養(yǎng)母鈴蘭,那是自己的弟子,在此時這師傅徒弟可算是十分牢固的關(guān)系了,甚至是比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guān)系更加牢靠。 李三娘能放心的放下京郊戒毒之地的那一攤子事兒,而回李家處理家事,自然是因著鈴蘭、姚青青她們倆在戒毒之地坐鎮(zhèn)的緣故。 如此,對于小平安,李三娘如何能不多關(guān)愛一些? 更別說,小平安是個乖寶寶,因著自小體弱,雖說現(xiàn)在大了,已然養(yǎng)好了身子骨兒了,但養(yǎng)成的性子就是安靜的,可不像小五郎那般活潑吵鬧。 這樣兒,多帶小平安一個乖寶寶,李三娘她們也是應(yīng)付的開的。 可要是帶上小五郎,那可就不是這般事了。 小五郎性子本就活潑,又身子骨壯的像一頭小牛犢子,那就是撒手沒。 尤其是李三娘與李二嫂之間很是有些不對付,若是李三娘帶著小五郎出個什么差錯,少不得會落李二嫂的埋怨。 因此,作何非要去做這般不討喜的事呢? 那都不帶小五郎了,自然不能厚此薄彼,李大嫂家的小六郎自然也就不帶了。 帶著露珠兒和小平安并寶丫和秋香,李三娘今兒個在外很是花了些銀子,給每人都做了一身兒夏衫,連老十的都沒落下,自然也有她自己的。 哪怕李三娘并沒有再嫁的意愿,但這穿新衣裳的需求還是存在的。 至于家里的李母和李大嫂等人,李三娘也沒忘,她買了些珠花回來,打算回頭給家里人分一分。 過后又買了不少吃食和糕點,花銀子花了個爽的李三娘這才趕著夕陽領(lǐng)著露珠兒他們回了李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