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母把手里的針別好放回小簸籮里頭,抬起頭往矮塌上看了一眼,見露珠兒他們幾個小的玩的正好,并未注意這邊兒。 “說說吧,這事兒還真是該咱們女娘好好聽聽的。” 李母都發話了,李大嫂就慢慢的給眾人講了最近長安城里發生的一件大理寺判決的殺妻案來。 原道是大理寺最近判了一樁殺妻案來,若是一般的殺妻案,倒并不會在這長安城里頭弄出這般大的陣仗,讓人們評頭論足。 畢竟這世上的傷心事比比皆是,沒本事的男子隨意毆打婦人孩子的事兒多了去了,有那以酒醉為借口失手打死人的事兒真的不算少。 長安城里的人聽到這般的事兒,多半都是會哀嘆兩聲兒,道一句“命不好”就算完了。 但是,這件殺妻案不同尋常之處有三點,第一犯案者算是個郎官兒,是一在府衙做事的刀筆吏; 第二犯案者是個贅婿; 第三犯案者不光殺妻,還殺了岳父母并自己的親生兒女! 更重要的是,因著這案情屬實是喪盡天良,大理寺在判決后還特特在外張貼了文書,把案情和判決公之于眾。 大理寺此舉自然是告知眾人天理昭昭、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大唐律不會放過一個壞人。 此舉既安定了民心,又震懾了壞人。 只不過在此之外,大理寺此舉就更是讓這樁滅絕人性的贅婿殺妻案在長安城眾人的輿論榜上是火熱非常。 用李大嫂的話說就是:“不止那茶樓,就是鬧市里的茶攤子邊上都有說書先生講這事兒的。” “竟然是個當官的?”鈴蘭有些驚訝的問出口。 李大嫂點點頭,“是,這許郎雖說不是咱們長安城的人,但是確實算是個做官的,我要沒記錯,是余杭郡臨安縣的縣衙的刀筆吏。 按著官家張貼的告示來看,許郎少時聰慧的很,很是讀過幾年書。后來其父意外逝世后,這才沒有繼續讀書。 聽說是長的也好,到了年紀就被當地一富戶看中招贅到家做了女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