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娘,那后來呢?” “后來,日子也是要過下去的,我就帶著你靠給人漿洗縫補過活。 但不過月余,城門失守,敵人進了城,城里人心惶惶,宵小鬧事,我緊閉門戶不出,想等唐軍出來維持局面。 倒也真的讓我等到了,可那已是三日之后的事了。 我帶著你是躲在了家里早前就挖好的地窖里頭才活了下來的。 等我從地窖里頭出來,城中十不存一。 那時城中處處都是死尸,根本就沒法子住人了。 官家給了消息,剩下的人可以跟著返回長安的大軍去往長安落籍去,也可以選擇拿撫恤銀子在隔壁州府落籍。 我選了去長安。” 這一點兒上,眾人都是理解李母所做的選擇的。 畢竟當時李母是孤兒寡母,若是選了那撫恤銀子去隔壁州府落籍,那就是小兒持金過鬧市,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了。 所以,李母選擇帶著當時不到兩歲的李大兄不遠千里的去往長安城落籍,實屬正確選擇。 “臨行前,我有想過去找紅娘外家說上一聲兒的,我去求了官家的吏員,官家只道戰亂剛過,還不算太平,勸我還是老實等著,跟著大隊人馬去往長安才好。 無奈,當時口信兒也沒留,就這么走了。” 說到這兒,李母抬頭看向李大郎認真的說:“所以,虎頭,若是你去了那邊兒,倘若有人找上你來,你印證印證,可是你那大姑尋來的? 若是,你給家里來封信;若不是,只當世道如此,你在外保護好自己就是了。” 所以,此時此刻,李大郎面對郭團練使這一番講述,心中已然有了七分肯定,這郭團練使的媳婦,就該是小名紅娘的那個自家阿耶同父異母的阿姐了,也就是他自己的大姑母。 “郭團練使,我有一問想要問問郭團練使來。” “盡管說,盡管問。” 李大郎看著郭團練使手中的小像,然后抬頭看向郭團練使:“郭團練使之妻的名字可否告知予我? 若是我想見上一面可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