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講話的京兆府書吏自然看出了他們的不解來,就對著下頭的百位坊正抬了抬手,見他們安靜了下來后,這才把早前就想好的例子拿出來給他們講著聽。 “某家,郎君娶了外家姨母家的表妹,生一胎沒一胎,如此三四回后,才將將生下個心脈有疾的病弱孩子,那孩子也沒活過周歲。 這都還算好的了,有那命不好的,生下來的都是癡傻兒來,光知道吃喝拉撒,認不得人,做不了事。 生這般的孩子有甚用? 不如不生!” 書吏又舉了幾個例子后,見臺下的眾人都聽到心里去了,這才停了口。 然后就換了人上來,這位書吏主要是為眾人解釋第二條“提高女娘婚嫁年齡”的具體問題來的。 “這條啊,是太醫院里的醫師們發現,女娘在過了十八后再嫁人生產,能提高孩子的存活率,且這時候女娘自己也能提高順產的概率。 這意思就是說,過了十八的女娘比沒到十八的女娘在生孩子這事兒上,能有更大的機會保命,可以生下健康好養活的孩子。 但這條不是如上條那般的硬性規定,是可以選擇的。” 站在前排的一個老翁拱拱手問道:“敢問,這可選擇的意思是?” “嗐,這簡單,你家要是小有家資,有些余錢,又心疼自家女娘,那自是可以來京兆府交銀子來延長婚嫁年齡。 比如,本來及笄之年,也就是十五歲就得嫁人,只要你交了錢,交一年的錢,就可留女娘在家一年,至多可交三年來,過了十八就必須嫁人了。 但你仍要遵循舊例十五歲讓女娘嫁人,那也是能行的,就不必來交錢了。” 書吏的話一說完,臺子下頭站著的眾人就“嗡嗡”的交談了起來,有那理解的,就捋著胡子說:“圣人心慈,這是心疼女娘啊。” 而有同意的,自然就有反對的。 人類就是這般的物種,一個群體之中,必然存在完全不同意見的兩撥人,有時候同一個問題,還會有多撥甚至十數撥的人有不同的意見來。 第(2/3)頁